《東坡易傳》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

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

“謙”,亨。君子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此所以為“謙、亨”也。

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此所以為“君子有終”也。不於其終觀之,則爭而得、謙而失者,蓋有之矣。惟相要於究極,然後知謙之必勝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裒”,取也。“謙”之為名①,生於過也,物過然後知有“謙”。使物不過,則“謙”者乃其中爾。過與中相形,而“謙”之名生焉。聖人即世之所名而名之,而其實則歸於中而已矣②。地過乎卑,山過乎高,故“地中有山,謙”。君子之居是也,多者取之,“謙”也;寡者益之,亦“謙”也。

“校注”

①“謙”之為名:《蘇氏易傳》作“一之為名”,誤。

②歸於中而已矣:《蘇氏易傳》作“反中而已矣”,誤。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此最處下,是“謙”之過也。是道也,無所用之,用於“涉川”而已。有大難不深自屈折,則不足以致其用。“牧”者,養之以待用云爾。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雄鳴則雌應,故《易》以陰陽唱和寄之於“鳴”。“謙”之所以為“謙”者,三也:其“謙”也以勞,故聞其風、被其澤者,莫不相從於“謙”。六二,其鄰也;上九,其配也;故皆和之而鳴於“謙”。而六二又以陰處內卦之中,雖微九三,其有不謙乎?故曰“鳴謙”,又曰“貞吉”。“鳴”以言其和於三,“貞”以見其出於性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勞”,功也。“謙”五陰一陽,待是而後為“謙”,其功多矣。“艮”之制在三,而三親以“艮”下“坤”,其“謙”至矣,故曰“勞謙”。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非獨以自免而已,又將以及人,是得“謙”之全者也。故《彖》曰:“君子有終。”而三亦云。

六四:無不利,撝謙。

《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是亦九三之所致也。二近其內,有配之象,故曰“鳴”;四近其外,三之所向,故稱“撝”。以柔居柔,而當三之所向,三之所撝,四之所趨也。以謙“撝謙”,孰不利者?故曰“無不利”。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直者曲之矯也,謙者驕之反也。皆非德之至也,故兩直不相容,兩謙不相使。九三以“勞謙”,而上下皆謙以應之,內則“鳴謙”,外則“撝謙”。其甚者則謙謙相追於無窮,相益不已。則夫所謂“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者,將使誰為之?若夫六五則不然,以為謙乎,則所據者剛也;以為驕乎,則所處者中也;惟不可得而謂之謙,不可得而謂之驕,故五,“謙”莫不為之使也。求其所以能使此五“謙者”而無所有,故曰“不富,以其鄰”;至於侵伐,而不害為“謙”,故曰“利用侵伐”。莫不為之用者,故曰“無不利”。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其為“鳴謙”,一也。六二自得於心,而上六“志未得”者,以其所居非安於謙者也,特以其配之“勞謙”而強應焉。貌謙而實不至,則所服者寡矣,故雖其邑國而猶叛之。夫實雖不足,而名在於謙,則叛者不利。叛者不利,則征者利矣。王弼曰:“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動之所起,興於利者也,故飲食必有‘訟’,‘訟’必有眾起,未有居眾人之所惡而為動者所害,處不競之地而為爭者所奪。是以六爻雖有失位,無應乘剛,而皆無凶、咎、悔、吝者,以謙為主也。”

分頁導航

《東坡易傳》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