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學習:艮卦
艮卦
宣聖講義
艮卦與震乃一卦顛倒而成兩卦。傳曰震起也。艮止也。即一始一終之意。言自震起始。至艮終止也。又兼有動與定。初與成。本與末。下與上之別。而俗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亦震艮也。行道者由甲地道途。達乙地休止。首途休止。亦震艮也。皆首尾去來之地。初終往返之時。概人事天道而言者也。有始則有終。有往則有復。理數如此。德用亦然。故震動於前。艮止於後。震起於下。艮休於上。震往則艮來。震升則艮降。猶日月之代明也。朝夕之相繼也。歲時之往復也。榮枯之代謝也。有春有冬。歲序乃畢。有朝有夜。日用乃成。故艮者終也。成終者成其始。如夏正建寅。歲之始也。而由子醜至寅。亦可視為終。地之兩極。終也。而由南北極以往返者。亦可視為始。故曰艮成終始。又曰成言乎艮。以艮一陽由初起者震。歷中爻則坎也。至上止則為艮。三陽卦。非三陽並見。乃一陽曆三級。而著其初成。示其升降耳。升者自下。降者自上。升極必降。降極必復升。來往亦然。直立者升降之道。平行者來往之途。故震起者。至艮則止。道若相反。德實相成。不有其止。何來自起。不有其終。何來所始。故成終者亦成始。而艮則終明乎始者也。艮主土。後天代坤。為五行之母。故艮始終。兼往返。概初成。天道人事舉不能外。以物象之。則山也。土之積也。土積而高出地面者為山。山高而氣下。為其升而有降也。山之脊曰艮。音轉為岡。岡者剛也。陽止於表也。俗猶有呼艮者。訛作峎。人之脊。亦艮也。陽行於背。上達於巔。以脊主之。艮之道也。故人立必賴脊。俯仰動息。必藉脊椎之力。人思必賴腦。精神氣血。必藉腦之運用。腦之本。亦交脊下達於腎。中注於心。督脈所司。神氣所貫。為其善止。故亦能行。為其有終。故亦能始。則艮者限也。范之也。有度有節。不偏不激。故中和不二。艮有退也。返本復始之道也。至極則變。達至則囘。行而先止。動以後靜。故道功本焉。道以返原為的。逆行為用。故貴艮止。止而後定。定而後靜。定靜而後返於所始。復其天性。故止者一切之妙諦。而必適於進。遵乎道。蓋非徒止也。止中之起。靜中之動。是純乎性。全其天者。不動以動。不行以行。無為以為。無思以慮。則艮之極。則道之至功。天地猶不能違。而況人乎。此震之次。必為艮也。周易之序。後天人道所遵也。
艮卦以陽在上。下覆兩陰。與震卦以一陽承兩陰者。恰相反。陽止於上。則不復升進。故義為止。而以中爻九三六四。合成既濟之象。故利於行。止其所而利其行。則行止皆宜。是以為人道之本。下經三十四卦。艮當二十一卦。孚三七之數。亦與人道協。人道因於地。孚於天。天道七日來復。故艮數七。人道也。而合天地人三者。成其始終。則以人備天地之德。兼剛柔之道。具位育生成之功。而賅博厚高明悠久者也。乾以大始。坤以永終。合而為艮。一陽兩陰。陽奇陰偶。匹配以成。動定終始。互底於平。此艮雖陽在上。而其用不窮也。推之一切。善進者退。善行者止。柔而濟剛。終以為始。山之巍峨。土之突峙。升降以時。初成可紀。其對為兌。窪下以瀦水。水之與土。皆生機之始。立乎至中。俯以萬里。氣根於下。形著於外。中藏至柔。安貞無礙。坎險不陷。乾剛不害。合以中互。雷水為解。解蹇往來。一艱一怠。止於所止。乃持其界。不偏不倚。乃慎所戒。此無咎之道。不求於外也。坎離之用。其道光明。震艮之交。其用成平。九三上九。相應而不親。六二六五。重柔而體乎坤。故艮者得乾而歸坤。持陽而返陰。其義則止。其利則行。高而自卑。滿而不盈。達於其極。而志夫中庸。一止以息。守貞而得中。體用兼善。是人道之宗。斯行藏之莫悖。而利義之攸同也。
宗主疏述
艮為少男。乃乾氣之將盡。如人老年少孑。一陽在上。陽升至極。不得復進。故艮為止。言不能前行也。若進則反為退。故退字從艮。亦言其為止也。降者至初為極。升者至上為窮。艮陽已窮。而氣已衰。於物為老。而稱少男。是以得乾之氣先後別之。先者為長男。即震也。一陽在初。繼者為中男。即坎也。一陽在中。後者為少男。即艮也。一陽在上。與巽離兌之三陰卦。分長女。中女。少女者相對。皆自其所出名之。故艮之陽雖窮。而年猶稚。以出乾晚耳。三畫卦如是。合為六畫卦亦然。不過成一起一伏之象。故艮象辭。稱為兼山艮。以艮象山。重艮則為兼山。兼猶連也。重疊連線之意。夏後氏之易曰連山。即以艮為首。明取兩山相連之義。與震之洊雷。坎之水洊至固同。即與巽之隨風。離之明兩(是否缺一“作”字)。兌之麗澤。亦無非上下相接。前後相隨之象。而艮則如山之靜而崇高。峻而巍峨。有挺出之勢。有重鎮之形。巍然獨立。卓而不移。俯臨下土。超越諸物。以在地上者。惟山為高。風雷日月。雖高于山。非立於地。不得與之並論也。故高者山。低者澤。兩相對照。而若主賓。故艮兌先天對位。其用相反。艮以高而不危。峻而不險。特立獨行。超群邁類。故擬諸人道。謂人之德性。當如艮也。知止而止。知退而退。致於至善。歸於中和。此艮為人卦。與乾天坤地。並稱三才。而夏後氏本之以立治焉。夏重人時。商重地利。周重天道。三代之易。各異其首。即夏首艮。商首坤。周首乾。而歲時亦如之。夏建寅。商建醜。周建子。觀其歷數。知其治功。艮本人道。則凡仿艮者。皆人事之所本。人者仁也。論語曰仁者樂山。以其德性近也。
艮震往來。一卦顛倒。故震往艮來。行有異方。事有異宜。而震中互蹇。艮則互解。蹇解亦往來卦。以中爻言。蹇六三九四。與未濟同。艮則九三六四。與既濟類。既未濟亦往來卦也。故艮震之用恰相反。如行者背道而馳。傳稱震起也。艮止也。一起一止。亦相違。即一動一靜。一作一息之意。物極則反。道窮則變。震動之後。必屬艮止。故序卦傳曰。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言兩者相調劑也。以道言為反背。以用言為調劑。此震艮之異。當於中爻證之。行者必止。進者必退。為防其窮。則必變而反其道。推之如剝與復。亦本此理。地雷復者。震之道也。山地剝者。艮之道也。消者以息。盈者以虛。陽共陰相推。剛與柔相盪。此天地生化之妙。即在震艮往來中見之。震者振作之義。其行易躁。艮者休息之義。其志易怠。欲孚於道。必去其弊。欲成於用。必戒其過。此山雷頤為養正。而雷山小過反為過失也。蓋頤陽表陰里。小過剛中柔外。一順天行。一違物理。各有殊也。故艮字義取山岡之挺拔。而不失其靜守之道。俗有呼山脊曰艮者。訛作峎。岡音之轉。象本卦一陽在上。覆兩陰也。陽昂於外。而陰伏於中。此德用克諧。偶以待奇。靜以御動。此道功所本。故大學稱知止。佛教明止觀。止乃天下大本。一切動作。皆自止出。大哉止乎。不止將何所行。道以靜坐為本。先求止而已。故不獨人道重艮。仙佛亦自艮成。學者習艮卦。當先明此義耳。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宣聖講義
此艮彖辭也。艮卦以陽止於表。剛章於外。如人之背脊。故曰艮其背。背與面相反。見其面者。不見其背。今艮其背。自不得見其身。身以向我言。向背猶表里也。如人之行向前者。在後不得見其人。但見其背影而已。故背字對向言。兼有背馳之意。又悖也。相違也。人行固有向背。立時亦然。此背字賅立行言。惟見其背。而不相向。是以不得其身。不獲即不得。不得見其人耳。與下不見其人一義。而以背言。故稱身。艮者止也。止於背者。即限於所止之地。止則不復動轉。故以背止者。不獲其身。如背我而立。不能見其人也。雖見之。亦不知其為誰。以不見其面目。無以辨其人也。而艮之象。一陽在上。如山之脊。人之背。背脊之外無物也。背脊之內。則不得知。為其蔽也。艮止也。而兼限義。限於其背。則背外無可得。則所知者。惟背而已。以卦與震顛倒。震為進。艮為退。震為前。艮為後。故見震者得其前身。見艮者止其後背。正相反也。如登山者。見山之脊。不見其山之面。若不登山。則見之矣。而艮者。止而不移。故不動轉。止於上者。何以窺其側面哉。此明示艮止之道。不務旁觀。不求多識。不期移轉。不志前行。此所以為止。止於所止。永不改也。而知有限焉。行有界焉。思有位焉。見聞有所域焉。不隨物以迴圈。不遂事以周鏇。不因人以窮達。不緣數以得失。此艮者有限者也。限於其地。限於其時。縱可得者背。而全身不可得也。可言者後。而其面目不可言也。故艮止。一切動作云為皆止。雖有智者。不可易也。故有目無覩。有耳無聞。有口無言。有知無覺。則艮之境。靜定之至。無所有也。無所得也。無知亦無得也。故有行若無行。有人若無人。為耳目不用。聰明不施。神識不動。一無所觸。則心亦止。物之示我者背。我之示人亦背。背外更無可見。則雖行其庭中。不見其人。然人之見否。在我之耳目神識。覺察與否定之。庭中固未必無人。而行者不之見也。以心已止。則物不乾。聰明已塞。則聞見不復達於外。此藏精去智。存神知化者也。故雖不見而無咎也。推之於道。止於一者。不知其餘。化於虛者。不辨其有。有自無出。果心已無。更何有哉。眾自一分。果志已一。更何分哉。故一止天下同止。利害皆泯。得失皆刪。險夷皆平。禍福皆淨。則更何咎哉。故艮彖辭。道之至也。推之人事。亦將如之。人事之艮。當退休之時。潛藏之際。亦以艮背為用。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者。即不獲其身之謂。蓋以艮一陽止於表。不復前進。剛昭於外。利用退藏。則有其功名者。必急流勇退。著其聲譽者。必知止不殆。此正所以保全其身。無害於人。塞其聰明。清其心志。則人莫之見。亦不為世咎也。以卦爻言。中互解有懈怠之勢。中藏坎。有險陷之虞。故德業不可復加。行藏必有其度。此艮其背。猶山之已崇高。尚何求於騰越哉。巍峨之極。留為萬方所瞻。峻拔之餘。將以培育其下。此山之氣反下達也。故善進者先思退。善飛者先求息。以天道不可過也。此艮之用。人道所循。行以期止。則止為道。止以備行。則行不諐。故崇高者志於卑。升進者志於退。勤作者志於息。功成名立者。志於休養。皆以中多險陷。人易懈怠也。見聞之極。反為不見不聞。榮顯之餘。轉成無榮無顯。非故為之。數有必至。非強致之。理有固然。艮承震動之後。不得不思其止矣。故無咎者。不止則有咎。知止則免耳。兩陽介四陰中。柔乃勝之。以陰在下也。陰本於坤。安貞之德。行地無疆。非由其善靜乎。靜以為動。則動亦靜。止以為行。則行亦止。困卦曰。入於其宮。不見其妻。與此行於其庭。不見其人。皆由坎用之應。困以坎在下。而艮則中藏坎。宮者。妻所居。而不見。庭者。人所在。亦不見。豈非當見而無見乎。當見而無見。是時位為之。非人力所強。故由道言。謂之塞兌。由人言。謂之反常。塞兌者。內靜之功。反常者。天數之變。內靜者。去其妄。存其真。天變者。應於時。制其義。故曰艮限也。如節度也。適其節度。而不鶩於外。守其界限。而毋求於他。則艮之道盡矣。艮之為德。仁者之事。仁者靜而樂山。依艮以成名。故與震相反相成。成其生化也。天道生化皆有其時。不逾其限。寒暑有度。榮枯有數。不相失也。不相過也。故極於一。致於中。易言之。皆止也。止則永用其極。恆持其中。中極者艮也。萬物莫不有其中極。則莫不終始於艮。如行路然。果無所止。將何以行。行行止止。斯利於用。陽剛在外。有其威儀。陰柔在內。有其涵養。定以御動。後以待先。故不獲其身。身不損也。不見其人。人無恙也。茫茫無際。而中有不移。歷歷如波。而內無所動。故艮者道之本。德之綱。天之所以神。人之所以善。雖萬物萬事。不戾其用也。大哉艮乎。大學首謂止於至善者乎。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背。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彖辭之義。明艮卦之用。人道之所本也。以彖辭僅指其象。示其所限。及所成用。明德達道之旨。而關吉凶者。只無咎二字。亦不及乾坤四德孰多孰寡。人多疑之。以為艮為人道。人道法於天地。何以元亨利貞四德。艮無一焉。而首稱艮其背。末稱無咎。似艮之道。止於此而已。不知艮之為義。在於善止。一切德用。均自止成。故首曰艮其背。明所止之處也。末曰無咎。明已止之功也。不及吉凶者。吉凶悔吝生乎動。既止則不動。不動奚有吉凶。不明言乾坤四德者。四德皆自乾元出。而非返於乾元之先者所能顯。艮止以為返本復始之道。故無復後天生成之用。則無所昭其四德焉。乾坤四德。皆溯本至末。自初至終。後天之所見也。在人謂之仁禮義信。仁禮義信。德之所名。而原於道。存於性。艮止以循道歸性為旨。則不復及性道所生之德也。故艮止者。一止皆止。既無動作。自無吉凶。志在先天。自不重後天四德。此彖辭不及指出也。觀震彖辭首稱震亨。即可見震與艮之異。震者自出者也。故曰帝出乎震。艮者自成者也。故曰成言乎艮。成者誠也。誠者一也。極也。返本復始。歸於太極。太極而無極也。蓋自上而下。由一而眾者。震也。自下而上。由眾而一者。艮也。艮握其機。而無思無為。以達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得乾之一陽在上。而不復動。動則順夫乾元用九之道。上天之則。與震之一陽在初。秉乾初九潛龍之用。主萬有之始。為天道大生。乾道知始之則者。恰相對反。震為起始。則為德用者自眾。艮為成終。則為德用者難明。一則形而下。一則形而上也。故艮彖辭先明所止。次明其虛。虛無之道。不聞不見。故有行可也。有見不可也。有止可也。有得不可也。此艮其背。不獲其身。而行其庭。不見其人。不得其身。無我也。不見其人。無人與物也。人我同無。物我同淨。則更何咎哉。故無咎。非免也。直無之。無之者。虛之也。空一切也。道曰虛無。佛曰空。儒曰止。皆此義也。釋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此數語。即申釋艮之大用。而由艮止之義。推出止與行。靜與動之相連。更以一時字。一道字。明其為止為行。為靜為動。舉不能外此。即示人道之本。體用之間。有不可分離者存。艮固以止靜為本。然其用。卻非止靜所能限也。有止則有行。有靜則有動。行止動靜。互相連繫。互成因果。且亦由比例而見。形容以顯。則後天事物。不得離陰陽配合。不得以孤獨成名。此所謂對待必需之則。如行與止對待。動與靜對待。果有其一。必有其二。若無其二。不得稱名。猶人與己。物與我。來與往。進與退是也。不有人。何以名己。不有物。何以名我。不有往。何謂之來。不有進。何謂之退。故止者對行言。靜者對動言。易言之。即無行自無止。無動自無靜。如人永止永靜。而終不行動者。此先天也。後天則否。故止者不行也。靜者不動也。因其行已。故名不行為止。因其動已。故稱不動為靜。蓋其用原相及也。如令之止。必前之已行。此之靜。必彼之已動。而人動以生者。事業行以成者。果無行動。即無人物事業可言。此有止必有行。有靜必有動。且不得或相違也。艮震往來。震者行動為用。艮者止靜為旨。則艮由震出。而反艮者。亦必歸於震。是止者終必行。靜者終必動。為後天以循環往復。盈虛訊息。永相繼承。而不停歇也。然既繼承不歇。則究以何而止。以何而行。由孰以動。由孰以靜哉。斯則有主之者在。即時也。道也。道立其體。時明其用。非時則不宜。悖道則不利。宜與利者。事業所由成。化育所由見。雖天地不違。而況人乎。故止者時也。行者亦時。靜者道也。動者亦道。道與時不二也。言時賅道。言道賅時。為天道必以時行。人道亦以時立。故曰時止時行。動靜不失時。其道光明。光明者。正大之象。成功之期。無不宜也。無不利也。如日月中天。德用不可量也。以艮之止。非故止之。則其行也。亦非強為。艮之靜也。非智靜之。則其動也。亦非力使。此所以歸於時與道耳。時不失。道自孚焉。有不光明者哉。光明與暗昧反。中道而行。隨時而作。則更何暗昧之嫌。此光明者。易道所重。人道所本。由卦爻言。中藏坎而上有一陽應之。轉成離之大象。離為光明。坎之對也。故依時道者光明。悖時與道。則反暗昧。以不能坦示其中。而險陷其內。則坎之誤。不得離之照耀也。艮既善止。則決不陷於險。故蹇卦以反於艮。則蹇難可除。而爻辭分往來以喻之。謂往者循坎之險。而來者。用艮之止也。故艮之用。止固不失時。行亦如之。靜固不違道。動亦如之。為克知止而能靜。乃能成其行。致於動。亦如蹇之來較往宜也。艮其背者。以艮為止。而知止為始。止得其所為終。止其背。猶止於至善。方得其成。故曰止其所。言艮非徒止也。必得其地。得其時。猶黃鳥止於丘隅。得其地也。雌雉止於山樑。得其時也。時地一也。舉地賅時。故止其所。即得其時。而上卦以陽在上。不能再升。則不得不止。是即止得其所之義。亦即艮其背之旨。陽動而自止於上。豈非宜於時。孚於道乎。如日月昭於天中。萬方皆被其明。若潛於地下。是止非其所。則不得光明之稱。故明入地中為明夷。而明出地上為晉。明夷為傷。晉則進也。即風地觀。兩陽在上。亦光明下照之象。若分而合之。即兩艮相錯也。艮之陽高而視下。故得光明之稱。而為止其所之象。惟以下包兩陰。柔以剛內。全卦均不相匹應。故曰不相與。言不相協濟。如人之不相得耳。初與四。二與五。皆柔。惟三與上為剛。剛柔相背。即艮其背之辭所由來。謂艮以求止靜。故不志於契約。如人苦修不復戀親戚之樂。家庭之情。悠然長往。與世無洽。則終成其道。永樂其淨。亦時止也。以一陽既自初至上。閱世已多。反省自易。清高之念。不移於富貴之情。光明之心。不蔽於尊榮之欲。是艮之成終也。而胸中豁達。無所留滯。耳目虛空。無所見聞。此彖辭其不獲其身。不見其人。無咎。釋文更申言之。使讀者知艮止以清靜為重也。物慾不起。神志永一。即止也。止於至善。必由此致之。故在卦爻。為不相應。在人物為不相與。而在道。為獨全其天。在時。為善超於物。此中精義。非諳於修持者。難驟明也。
宗主附註
艮卦釋彖辭中。艮其止。止其所也。系艮其背之訛。以彖辭稱艮其背。釋文明指為止其所。即言止其背者。得其所止之地也。後人誤背作止。與彖辭不合。夫子命改正之。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宣聖講義
此艮卦象辭也。兼山者。就六畫卦言。艮為山。上下重艮。故為兼山。兼猶連也。合併也。疊也。兩山重疊。接連不斷之狀。曰兼山。亦與兌稱麗澤。震稱洊雷同意。皆指原卦既重之象。若徒原卦。不得稱洊或兼。而兼與洊。亦頗有別。洊者前後相繼。如水之波。以其動也。兼者東西相望。如城之連。以其靜也。有如人之並立。物之同峙。雖若分立。而實相銜接。雖若獨崇。而實成起伏。故曰兼。以一卦而兼兩山。古亦謂之連山。兼連同義。連則指其不斷。兼則示其更續。不斷一續。而仍連線。一內一外。而仍合併。故名兼山。以上下相合為重艮。故曰兼山艮。上下即內外也。遠近也。由卦爻言為上下。由物象言為內外。由事理言為遠近。因觀山者立於一面。自近至遠。視其起伏。自有異也。山靜而不動。艮止而不行。人道則之。亦以止於其所。勿志於外。故曰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位者所止之地。亦即所守之分。如立者足所履。臥者身所安。皆位也。推之一切。無不有其位。位以限制其所為。範圍其所作。而艮者止也。不以作為為先。則所限者。所范者。自思起。行之先必思。思存於心。行見於事。思且不出其位。何況行乎。故言思。即足概一切言行也。又思者欲也。願望也。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正與此辭同義。以人道法艮。必先知止。既知止。必知所止之位。此所以不復思於外也。
思不出位。包一切德用言。位在卦為爻。在事物為用。在人為德位兼時也。而其行則功用也。其成則德也。故大學止於至善。先求所止。如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仁敬孝慈信者德也。亦即所止之位。所行之功。非僅以守為限。守即有行。故在此曰位。在一切亦曰分。分即位也。止位即守分也。各守其分。則皆成其德。天下無有亂者已。守分不失。即守正不阿。正從一止。止於一謂之正。各有其分。則皆止於其位。更何悖謬之行哉。故艮曰艮其背。背猶悖也。不順於正為悖。或謂之逆。順受其正。即聽命於天。天命為性。止於一者。歸於性。故守分不失者。正命不違。君子居易以俟命。即止於一。以守其分。亦即思不出其位也。正位者。天之命。本分者。人之命。持正不逆。則永正其位。安分不二。則長得其所。故善止者止於德。止於德。即止於位。亦即守其分。傳曰。何以守位。曰人。人者仁也。人道配天地。仁德冠諸行。故人以守位。即成德以止至善。所謂成性也。立誠也。致一也。用中也。皆止也。皆止於其位也。聖人之大寶曰位。此位即分。即命也。性也。豈徒尊崇安富之為位哉。艮止而以不出位為先。足見君子之重所止。在明其性。立其命。成其德。達其道而已。簡言之。即守其分。乾坤四德。守分為貞。貞者人道之本。或謂之節。或謂之操。皆貞也。正也。一也。守節不移。守貞不失。人道斯固。而後可推為利。廣為元亨。利者。用之著。元亨者。道之達。而貞正者。德之始。分之所由明。位之所由保也。故易卦言位必賅德。德與位不離。離則失其正。失其正。即失其守。斯悖矣。故艮其背。猶曰杜其悖。艮止即杜塞也。不進則止。不通則塞。杜塞其悖逆。則所行無不順以正。在道為止於背。不以向人。在德為杜其悖。而順於正。此義似二。實一貫也。故象辭申之。以思不出位。思而出位。即不克杜其悖。而將徇其欲。以成其惡。是恰與止善之義背馳。故有位以限其思。有分以制其欲。有德以昭其道。有正以明其守。思發於心。而易徇於情。悖於性。戾於命。逸於分。乖於德。惟以不出位為誡。斯免矣。此彖占無咎。實與艮其背相應。悖行既止。順正於性命之原。思念既純。安貞於道德之內。則更何由亂其心。迷於艮哉。故曰艮者限也。限之以位。方止得其所。止者包禁止之義。以位禁止之。則天下皆止於其位。此艮之有成也。艮與坤易位。故法艮之止。必師坤之安貞。知止為始。安貞為終。一靜永靜。念亦不起。則何患思之出位哉。思指心之所念。心好動而難止。果限其思念。則心亦隨止。此止靜工夫。必自去妄念始。念未必皆妄。而出位之念必為妄。思不出位。與中庸發皆中節。恰是一理。發皆中節。則情不害性。思不出位。則念不動心。旨哉言乎。明道達德。必從事斯語。
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
宣聖講義
此艮初六爻辭也。初六在下。故曰艮其趾。與彖辭艮其背相應。背指全體之背。趾則足之趾。亦背之一部也。如他卦稱趾。不必別其向背。而艮之初。為趾同。為指為跟則異。艮之初六。可釋為足趾之跟。跟猶根也。亦從艮。固諧聲。兼會意。謂止於其所。為立定之本。而止於前進。為限制之勢。如以物范之。使勿動也。限其趾。則可知其不行。止其跟。則可見其穩立。不行則無前進之思。穩立亦鮮傾跌之患。是全秉坤安貞之道。厚載之功。而不失其靜定之德者也。故無咎。以初六柔爻剛位。勿用之時。在下而陰柔。宜靜不宜動。如艮之本旨。雖非艮主爻。卻得艮正用。故曰利永貞。以全卦言。不及四德。以初六言。則兼利貞。利貞者。性情也。在人為重。而實法於地。地先利貞。人道師之。則利永貞。此三字。與坤上六同。坤利永貞。以大其厚載之德。艮利永貞。以明其知止之方。知止而至於永貞。是止於一。止於一。則就於正矣。故於利貞二德間。加一永字。永久也。恆久不變。長守不失。方為永貞。永貞以為利。則利自永貞成。雖乾坤貞利平等。而自人道言。則貞為本。利為用。貞為內。利為外。必先貞而後有利。不貞則亦不利。且利出於貞。其利可久可大。為有本也。如人之行。必先知止。行出於止。則行可遠可廣。以有基也。故艮其趾。非徒止之。將以便於行。非徒限之。將以助其進。此益在下者之志。居卑者之情。不可假也。不可強也。然必有其道。依其德。遵其時。先立其本。故行者先止。進者有限。皆立本也。本固用宏。不有守。安有為。不能貞。安得利。此利永貞。實艮全卦之道。而於初爻即明示之。初為始。始正則終亦正。始孚於道。則以後鹹孚於道。故君子作事謀始。為立本也。艮而在趾。其本已立。如人之立已穩。則舉足成行。此所以為利也。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初六在下。原非正位。而以其善止。止得其所。故孚於正道。是以為未失正。正字從一從止。止於一也。而四德貞為正。以有守也。非正則不可守。故失正二字。就止之用。與貞之德言。既止於一。得正之本。孚於貞。就正之道。此所以為未失正。言雖遠於正位。而德不違於正義耳。凡物之稱正者。必先穩定。必先安和。穩定則不傾邪。安和則不偏倒。故正必中必一。必用其極。必不失其重心。而必先固其本。全其基。厚其下。堅其內。蓋始則求其正而不邪。次更求其永正而不變。如初不克正。固非正。即使暫正而不能恆久。是仍非正。艮之初六。以重於下之正。而有趾之止。得永貞之德。孚中和之用。是以不必正位而稱正。有本有守。斯為正已。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宣聖講義
此艮六二爻辭也。六二坤之正位。而為離中爻。離坎相對應。在身則心與腎主之。艮以背為重。由下而上。初為趾。二為腓。皆足部。腓者腿後肥大部。欲曰腿肚。亦因艮其背。見其所止。止於腓。則可知足之未舉。即人之未行。體之未動。體動必先其腓。人行必舉其足。今艮其腓。是全身同止之象。而自限其腿足。不志於行進。則雖能止。究乖於行。雖能靜。卻戾於動。是艮其腓者。不克遂其用。故曰不拯其隨。隨猶遂也。順也。俗稱手足不仁不用者曰不遂。或作不隨。謂肢體之動。必隨於其心。遂其所志。心命之。志率之。而後動。若無心之命。志之率。而動者。病也。非狂即厥。狂者火之過。厥者水之過。俗稱為風痰。內經曰。風淫末疾。即水火失治。筋脈失主。而搐搦。而牽拘。而促縮。而掉振也。總名之不隨。謂不隨其心志也。六二居中。心志之位。以艮其腓。而失其所止。限其所用。故曰不拯其隨。拯者振拔也。援救也。不拯則不克振作。不能提攜之意。則不得隨其心志。以動以行。又不拯者。不正也。其隨者阿順也。不正而阿順之。是徇其情慾。發於病態。非命之率之之效。則戾於心。故曰其心不快。謂不相應也。二五正位。內外重柔。上下睽隔。不能調協。雖居中位。無所用之。又不拯其隨。亦包有不能順遂其所止。以孚於安貞之德。達其厚載之道。且不能發於文明之象。成其光大之功。則以艮六二不克充坤離兩卦之用也。重柔者。用變於剛。重陰者。情徇於陽。此過猶不及。舉失其中和也。凡易辭稱隨者。與澤雷隨有關。艮震往來。與兌亦對反。故六二爻恰與隨戾。言不得與兌震協也。而兌震之合者。隨之外。有歸妹。歸妹女之窮。即陰極。為坤道之盡。重坤必乾。窮極變通。故不拯其隨。數當變化。變則反常。故心為之不快。快從夬。亦由兌來。兌主說言。心不快者。必有所不足。是即夬也。缺陷也。以六二至六四為坎。為陽陷。而象於腎。腎稱小心。足腓者腎之屬。腎有所限。則不得上奉於心。而水火不交。反成未濟。是由中爻言。固孚既濟之象。由二五正位言。則恰瀕於未濟也。此心不快。乃二失其應。五失其輔。中夾一剛。成梗阻之象。宜其為不拯其隨也。梗於中者。不能振以升之。阻於內者。不能順以出之。此六二之艮。為非止之所宜。不似初六之趾。猶未失正也。則初六雖在下。卻遠於九三之剛。而柔順其止。可孚於貞守之正。六二以位故。而德不稱。知止之善。而無以全其守。知行之艱。而無以拯於正。此爻辭以為有所病也。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六二本在下正位。有奉上之誠。而以艮止之在腓。離於其心。心腎不交。乃成不快之病。腎主耳。心主目。耳目為視聽之官。而神志實心志之宰。則心不快者。耳失其聰。腎不奉者。目失其明。今以在下。專主腎言。故但稱耳。而未及目。耳之不聽。由於心不下交。故曰未退。言未能降以交於腎。以成其聽。耳之能聽。固腎之職。亦心之交。心腎永不相離。離則病而死。更何聽哉。故不拯其隨。為心之不退於下。即振舉者。不得相隨之意。心振舉於上。腎奉承於下。兩相隨和。乃成視聽。若不隨。安能聽哉。又聽字亦含隨順之義。如俗稱任之曰聽便。任諸天命。曰聽天由命。是聽字即由隨字來。即順也。順於所止。而合成其德。則何心之不快哉。今曰不快。正以其不能俯就。而順於正命耳。順於正命。為易之要義。人之要道。而艮之要德。果失其正。將何止為。故未退聽。即言上下相違。二五相失。心不自降。而昂然自得。故曰未退。退字從艮。亦止也。不知止。以就於下之正。故為未退聽。未退聽者。成心不快之病。自貽伊戚。故不及吉凶。視在上者之能降心相從否耳。降心為退。相從為聽。合言之。則聰明所出。視聽所成。此聽字兼二義。不可拘於耳病言。由爻象坎。坎為耳病。後人多執以釋聽字。不知此僅一義。不足盡易辭之精也。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
宣聖講義
此艮九三爻辭也。九三居內卦之終。為中爻之始。以剛加剛。重剛失中。而外接六四。則孚於既濟之象。內剛外柔。得其協濟。故曰既濟。九三艮之主爻。主用所在。與上九應而不協。是艮之本色也。然以中互言。九三至六五為震。震艮相反。三五同功異位。原居多凶之地。特以重剛為震起之基。則有其進取之用。故由艮言為限。限者制止也。由震言為夤。夤者進行也。爻辭兼著其義。乃首曰艮其限。繼曰列其夤。明九三一止一起。各盡其道。一退一進。皆有其時。九三剛過。而得中爻之道。有可濟之功。此二者不偏廢也。限者界也。居兩者間。如竹之節。如地之疆。自成界限。不相混淆。故曰艮其限。言止於所止。不踰其次。限於所限。不出其界。即象辭不出位之義。蓋九三人爻之始。人道之基。其所思行。即君子之所志。君子之道。可由九三見之。九三本乾之九三。朝乾夕惕。若厲無咎。戒懼之所尚。謹慎之為先。故艮師之。亦如其訓。守其誡。不或踰越。而自止於所限。限猶艮也。止之見於外者曰限。禁止之。毋陵躐。毋規避。毋躁進。毋怠惰。此所以不曰止而曰限。明有所制也。止於其制。斯為艮其限。如人一身。腰以上者為天。腰以下者為地。天地之間。人之界也。腎藏所居。命門所系。內通丹田。外達於脊。艮以背重。則所限者。腰脊之中。小心之位。難經曰。七節之內。中有小心。即指此限。元陽之源。真炁之穴。雖藏於腹。而外著於脊椎。即七節椎之地。為人所止。止得其中。上下無礙。神志皆和。骨脈之宗。氣血所匯。故為生之本。命之門。上在目瞳。下在小心。性命之根。精神之原。設失其養。生命乃傾。故精敗者腰先折。腎敗者脊先僂。神敗者睛失明。心敗者神無舍。內外維繫。上下交接。皆以此小心為限。限之所為。行固有度。思亦有節。動固有則。靜亦有守。此先天之氣。生生之府。而易以坎當之。九三坎之中爻。乃有此象。陽內於陰。奇存於偶。水以濟火。柔以育剛。合乎中和。致於一極。兩儀還為太極。萬善歸於一心。故艮其限不可忽也。而為時位之所關。則動靜異宜。行止異利。故雖艮其限。不徒止也。徒止是促其生機。停其生息。故必列其夤。以推進之。以闡運之。列者排列。即整齊之也。又如辨別其次。高下其位。優劣其才。賢愚其分。使各得其所。故謂之列。列其夤。則乃順序以進。攀援以升。此由下而上。由中出表之所法也。與六二之拯其隨相應。六二隨之。九三夤之。乃順就於正。各得所止。此九三之能列以夤者。剛之德也。有艮止為本。依震起為用。秉乾三之戒懼。免坎中之險陷。故貴在列其夤。若六二。則雖得位而無其德。故不拯其隨。此柔之失。徒用坤之安貞。而忘乾之剛健也。故九三以乾之用。得艮之功。而其所為。亦如乾。故曰厲薰心。此厲字即乾之若厲。危也。自勵也。自礪也。以免於坎之險陷。而思法乾之乾惕也。薰心者。剛在內。陽居中。如火之薰灼其心。心在上在外。原居君火之位。今坎中之陽。上與之合。是薰陶之。以成其生化之用也。而其過。則薰灼之。以乾於自焚之危。故稱厲。亦言其甚也。俗稱過甚者曰厲害。即指太過言。剛過則反焚其中心。此既濟以水上於火貴也。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九三剛在中。居內外四陰之界。故曰限。而在兩者間。當以通達為用。方得成其生化。大其作為。若竟止之。則害之也。故釋文申之曰。危薰心也。危字指厲字言。而九三實含有危害之患。則為坎之中爻也。在六二。以其不克隨。使心不快。亦由上下不相應耳。而幸在正位。有所守。故雖不快。而無危害。若九三。則重剛不中。上九相妬。上下難和。此所以有艮其限之占。而其害乃薰其心。薰心之患。又過於不快。不快者。無形之病。薰心則有形矣。不快者。可解之害。薰心則難解矣。以艮中互解。必孚震坎之合。九三偏于震。故不易解。而艮止之德。不順於震起之志。坎陷之義。不孚於乾健之行。此欲止而又求進。欲一而反多憂。是內外相違。上下相賊。不為利。反害之。猶腎水不能濟心火。且以少陽反灼少陰也。夤字上從夕。下為寅。含朝乾夕惕之訓。有始勤終怠之嫌。且寅為木。系少陽相火之府。相火宜潛於下。今以求進。而薰其上。膽府原司決斷。今以排列。而侵其心。是木之過。而土受其制也。薰字因心主火。而坎中一陽。亦火也。陰中之火如煙。故曰薰。若不侵灼其心。則上助成其化。此艮其限。原非過。以不得和於上。乃為過。列其夤。原非危。以不克正其行。乃為危。此則九三之失。在失行之和。進退之正。失和則生成者少。失正則貞利者乖。故稱危薰心也。
六四。艮其身。無咎。
宣聖講義
此艮六四爻辭也。四居外卦。亦如初六。皆艮之下爻。而四居中。得九三之協濟。一剛一柔。一升一降。恰如既濟。柔表而剛居里。險外而陽在中。此合人道者。故曰艮其身。無咎。言當其中爻。得其協和。知止而止。恰如其分。此所以免咎也。身與背相反。彖言背。以全卦陽為主。此言身。以四爻陰為先。陽止於背。陰止於身。故人背為陽。胸腹為陰。以行言。背為背。身則向也。面所向者。見其身。六四由內望外。而返身以就九三。故稱身。言其返內向也。艮之大用在止。而求止之道。必自反。自反以求誠。則一切皆成。是真善止者也。艮陽盡於上。若不返。將何行乎。此君子於艮。重自反也。自反即返躬自責之意。求免過者。必先自返。返本復始。道之大原。克己復禮之謂也。故占無咎。六四雖柔。而樂近九三之剛。則不覺自返以求於止。自返之止。斯止其身矣。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全卦自下上。初為趾。次為腓。三為限。皆內也。而皆身之背。至六四則外卦。內升外降。故六四為反止其身。身較腰脊略上。而居中御外。如人之體。下及於足。上達於首。皆身主之。如室之柱。木之乾。草之莖也。安危所系。動定所司。今止於身。是全體皆止之象。非如下三爻止其一部也。故釋曰。止諸躬。又躬者。包親近之義。如躬親。即指自身所為。止而為躬。則已止其本體。更無不止者矣。且止諸躬。即止其思與行。止其內與外。一切皆止。止之至矣。故善止者。必止於躬。物皆非我有。欲其同止。惟自止。此知止必自身始。而止觀。必自心始。心身一也。皆屬於躬。則止諸躬。艮之道盡矣。止以為行。行亦有止。故止諸躬者。誠之本也。至誠不息。常樂我淨。恆久不變。永執厥中。即止躬之效。而人道之本原。宜其占無咎矣。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宣聖講義
此艮六五爻辭也。六五外卦之中。全卦之正。以柔履剛。為艮止本義。下與六二應。兩者皆柔。秉坤之德。安貞厚載。內外同施。而六五在坤。為黃裳元吉之象。言具善順承乾也。艮之六五。尤重此義。謂艮原得乾之一陽。而戴於上。如人之冠。冠乾履坤。恰如人之頂天立地。陽奇陰偶。故為乾者一。為坤者二。非量之多寡。乃德之重輕。故艮合乾坤。並陰陽。參奇偶。契虛盈。而以柔主中位。剛出柔前。此道之貞也。六五得其位。孚其旨。恰在其分。上有所承。下有所立。中得其正。靜以生動。止以成行。故在下各爻。多偏於止。而至上卦。則重在交孚。蓋上卦為外。志存上達。情徵廣生。以本坤厚載之道。而達地博厚之德也。故德極於上爻。而位正於六五。六五以艮止之用。見於發言之機紐。猶面之輔。輔者弼也。佐佑也。口之兩旁曰輔。人之口舌所司。言與食。呼與吸。皆關於輔。如物之有助。君之有宰。左史右相。前師後保。皆輔之屬。為以展成其業。推廣其德。不得或闕者也。故人無輔。則功行不立。口無輔。則言食不能。今六五柔以代剛。如人以輔代主。故艮其輔。不以口稱。書曰。夢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則六五艮其輔之謂也。六五以全體之主。而功用乃責之輔弼。亦以主方退休。不求顯赫。而職不可廢。位不可失。則資於輔。以代其功。良弼之代言。即善政之代布。故艮其輔者。言有序。以人君之位。非飲食之圖。則輔弼之功。惟言底可績。言之不爽。即政令之不忒。言而可法。即德儀之可型。故占悔亡。蓋言可賅行。言既寡尤。行斯寡悔。故悔亡。言無悔吝矣。內貞外悔。內克貞者外無悔。此上下之相應也。而皆以坤貞為基。艮止為度耳。
象曰。艮其輔。以正中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原文誤為中正。系顛倒之。言六五之用。稱輔。而舍面與口。明其在正於中也。正於中者。由兩輔以同止之。正即止於一。兩輔皆止於一。即正其中。換言之。即正君也。所謂一正君而國定是也。君正則政無不正。政正則民無不正。是正一人。天下同正。即君止於一。萬民莫不止於一。此艮止之道。大成之時。而由王之正位致之。以正位而非剛。是王之不足。尚有待於輔之正。王之不足。則賴其相之良。如伊尹之於太甲。周公之於成王。皆其例也。而高宗諒闇之時。以政委於傅說。命代之言。尤為正君之最著者。故傅說以說名。明其克代君言。即與艮其輔。以言有序。而占悔亡相證。言之有序。言不苟也。出言有章。君子之德。朕言不再。聖王之治。故釋以正中。明艮輔之義大矣哉。
上九。敦艮。吉。
宣聖講義
此艮上九爻辭也。上九居全卦之終。即艮卦之窮。而以一陽居上。又系主爻。主用所在。窮而不窮。亦如兌卦以上六為主爻。不得視如他卦。如陰之窮也。艮之上九。既為艮主用之爻。恰與下九三相似。不過九三在中。上九在上。微有不同。上九當全卦之盡。而在中互之外。陽極則變。恰是以乾變坤之位。故爻辭稱敦艮而占吉。言敦者。秉坤厚載之德。與臨之敦臨。復之敦復。皆取坤用故云。而占吉者。既本坤厚載之德。復推艮主爻之用。是以不窮。而反成吉占。如履元吉在上之例。孚於大有慶也。艮為山。以崇高之道。峻極之形。則上爻恰如峰巒。巍峨在望。由高視下。莫非土之積。積卑以為高。積薄以為厚。是即稱敦艮之由來。敦厚以上。山以崇高。敦厚為艮。人以挺拔。是不獨止。且兼德之博厚言。山之博厚。乃地之特出者。以凡山中之物。或植或動。或泉或石。或埋藏於土中者。或昭著於地面者。皆山所蓄。即山之德所昭。此名敦艮。言其富有而廣生。亦如坤也。坤為地。固兼山澤。艮為山。又兼水泉。在山言。是凡山所生者。所育者。所成者。所藏者。莫不秉山之氣。得艮之用。而必見於面。發於外。以為其文德。以顯其光輝。此亦如坤地之德無疆。孚乾天之道大生也。又上九與九三。兩剛相耀。如日月代明。故在象曰兼山。言連線起伏。互於地面。為一切所瞻望也。故彖辭稱其道光明。一陽昭垂。群陰內潛。外不其儀。中蓄諸物。而當峻極之位。最宜返躬之行。如履至尊者。則卑以自牧。居至上者。則俯以就下。斯道之所本。人道之所先也。故爻雖剛。而德重柔。道雖出於乾。而用必歸於坤。返本復始。乃克成其終。故曰成終成始。莫盛於艮。此上九之陽。反以敦艮得吉也。不然。凡陽居上。乃高明之行。陽剛在外。宜剛健之號。何以敦厚稱哉。雖似由窮變之故。實則原艮止之道也。蓋上九一陽。志升不能復升。欲進不可復進。則惟有止於上。而返於下。靜於外。而動於內。以成其返本還原之道。而達其由靜生動之功。依止為行之妙耳。故艮以止。成終成始。終於上。始於下。終於外。始於內。亦即終於止靜。始於行動。蓋終者終其用。始者始其體。無形而有形。有終還於無。何哉。失其正位。若不還歸。將何往哉。此六二六五。以柔得中。實為九三上九之所歸也。中見坎卦。亦互成震。是以起則有險陷之虞。止則懷振作之志也。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上九原為窮極之位。而艮反占吉者。則以艮能返於坤。秉坤之德。有敦厚之道。是以厚終也。厚固地博厚之德。終亦坤永終之道。猶坤卦上六永終以大終也。乾知大始。坤主大終。而艮兼之。乃有成終成始之稱。上九在卦之終。故獨稱終。而不及始。然原始要終。人道之本。艮為人道。終則有始。雖曰坤德。亦承天行。就卦位言。坤艮易位。凡後天坤之用。皆艮代之。與坎代坤位者相應。以坎為水。艮為土。後天地上。惟水與土。為其大用。除水土外。無地可言。故二者皆代坤。在五行。坤艮皆為土。是代坤者。惟艮為最。以大地之象。屬水者。不若屬土者。易見其生成發育之德。為水者。亦不若為土者眾多也。是以坤之用。恆自艮見之。但就艮為山言。則與澤各得其半耳。然艮兌對位。體用相及。是為艮者亦關兌。如六五之艮其輔。言有序。即著兌之用。兌主口舌。為說言。其爻位恰成剛柔相合之象。故凡對位者。皆有關連。不獨兌艮也。艮卦至敦艮。實為全艮之終。而止於敦厚。成其篤實。皆出於貞。亦即誠也。以誠為終。則何患乎不明。中庸曰。自誠明。謂之性。又曰誠則明矣。返身而誠。光明自著。此釋彖稱其道光明。亦上九占吉之所由來也。陽德在上。如日月中天。光被下土。此觀卦之象。為重艮之合成。合併為一。兩陽上照。四陰下藏。故光輝四被。群生畢顯。艮之厚終。亦有似之。
宗主疏述
艮為止。而一艮為良。即止於至善之意。良善也。俗稱人善心為良心。孟子以生而知之為良知。生而能之為良能。皆以良即至善。至善者無不善。亦即性善之說所本也。性善者。天性固有之善。不待學問。不以磨練。不關攻琢。自然至善之謂也。而大學稱止於至善。亦即由性善之義。指其歸本還原而已。猶出於性善。復止於至善。始終皆善。則無一不善者存。而要在一止字。則止為體。行為用。不止不行。欲行之至善。必止於至善。止者定也。歸宿也。志之所在。行亦隨之。旨之所趨。德亦同至。故止能兼行言。而止於至善。亦含有行於至善之意。此止字。即易艮卦之用。艮止。而行亦由艮成。故傳曰成終成始者。莫善於艮。又曰成言乎艮。艮加一則成良字。此一字即示其所止而已。止於一。方為真止。不一。安有止哉。故一艮。而良善之義具備。大學所謂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一節。實亦止於善而已。止於善。則德至而道凝。性定而命固。故內功必先止。止於一。則眾念不起。中心永恬。止於中。則百體悠然。精氣圓暢。是止者。道之始終工夫。無論何教何門。不先止。不得道。即不定。不能把持易放之心。幻相紛陳。轉瞬千變。則氣何由靜。精何由凝。神何由聚哉。一念永懷。萬緣同淨。此止也。止而不動。靈明常存。如水之止。如鏡之明。則能縱觀其變。以幻歸真。提約其機。以玄達妙。此有欲而無欲之時也。老氏常有欲以觀其竅。即止也。常無欲以觀其妙。即觀也。不止則不能觀。以耳目之聰未除。知識之靈尚亂。則所觀非我之觀物。乃物主我之觀。則心逐物而妄念愈多。靈徇情而無明愈眾。此觀之必先止耳。
艮陽在上。一在三爻。一在上爻。三上相應。而位一剛一柔。如二與五。初與四皆是。獨九五與六二為正。乾坤本位也。若初九九四。乃震本爻。初六六四。則巽本爻。而九三上九。艮之本爻。六三上六。兌之本爻。九二九五。坎之本爻。六二六五。離之本爻。此無論何卦。凡孚此例者。即該各爻本位之用。六子除離坎有同乾坤正位外。其他四卦。皆不得乾坤正位。故後天惟離坎能代乾坤。他不能也。離代乾者。用坤之正。即六二爻。坎代坤者。用乾之正。即九五爻。可見後天離坎所代者。乾坤之用。非乾坤之體。體陽者用陰。故離代乾。恰同於地天交泰之上卦。而坎代坤。恰同於泰之下卦。坎離代用。方孚乾坤本爻本位之德。以後天陰陽不孤立也。孤則不生。合而後生乃見。艮雖以九三上九。得乾之氣。而六二六五。皆坤之位。初六六四。則巽之位。以一卦備乾坤巽離。凡四卦。其對卦兌。則備坤乾震坎。以陽爻多也。陽爻多者。出於陽而化於陰。反之則陰爻多者。出於坤而化於乾。艮陽卦也。自坤出。故兩陰在下。下者本始。如震則陽在下。陽為初始。陽氣至盛。故為陽之長。陽至上極。進行已窮。則陽之消。一息一消。互為其根。故震艮往來。如根與枝。兩卦相合。則成離。是陽之偶。變為陰也。陽奇陰偶故也。如合其半。則為頤。反之為小過。頤得其養。過失其利。故陰不可志於外。陽不可失其初。升降之間。行乃異道。陽升陰降故也。艮之一陽。升已至極。不得不止。故止。陽止則反讓陰。全卦皆以止為用。而中爻獨利於行。則以九三六四。孚於既濟。濟則利有攸往。中互雷水解。包震卦之用。震已在上。則雲行雨施。故有潤物之功。而成解緩之德。天道解馳。人事利濟。則艮之用。豈徒止而已哉。以一陽介兩陰之間。有如坎陷而不終陷。則以原為山也。山本崇高。何畏於陷哉。是道之妙用。高者卑之。崇者下之。以劑於平。而非相違也。故艮之道。重在自反。反身而知止。則何往而不宜。故艮者退也。退以進。則成功者遠矣。故剛而柔。明而黠(黯?)。昭昭而不顯。安安而能遷。故曰知止不殆。老氏已深揭其旨矣。
- 易經學習:未濟卦
- 易經學習:既濟卦
- 易經學習:小過卦
- 易經學習:中孚卦
- 易經學習:節卦
- 易經學習:渙卦
- 易經學習:兌卦
- 易經學習:巽卦
- 易經學習:旅卦
- 易經學習:豐卦
- 易經學習:歸妹卦
- 易經學習:漸卦
- 易經學習:艮卦
- 易經學習:震卦
- 易經學習:鼎卦
- 易經學習:革卦
- 易經學習:姤卦
- 易經學習:夬卦
- 易經學習:益卦
- 易經學習:損卦
- 易經學習:解卦
- 易經學習:蹇卦
- 易經學習:睽卦
- 易經學習:家人卦
- 易經學習:明夷卦
- 易經學習:晉卦
- 易經學習:大壯卦
- 易經學習:遯卦
- 易經學習:恆卦
- 易經學習:鹹卦(完整篇)
- 易經學習:離卦
- 易經學習:坎卦
- 易經學習:大過
- 易經學習:頤卦
- 易經學習:無妄卦
- 易經學習:大畜卦
- 易經學習:復卦
- 易經學習:剝卦
- 易經學習:賁卦
- 易經學習:噬嗑卦
- 易經學習:觀卦
- 易經學習:臨卦
- 易經學習:蠱卦
- 易經學習:隨卦
- 易經學習:豫卦
- 易經學習:謙卦
- 易經學習:大有卦
- 易經學習:同人卦
- 易經學習:否卦
- 易經學習:泰卦
- 易經學習:履卦
- 易經學習:小畜卦
- 易經學習:伏羲八卦講義
- 易經學習:比卦
- 易經學習:太極、述聖講述
- 易經學習:師卦
- 易經學習:太極圖講義
- 易經學習:訟卦
- 易經學習:需卦
- 易經學習:河洛大旨
- 易經學習:洛書
- 易經學習:蒙卦
- 易經學習:河圖
- 易經學習:屯卦
- 易經學習:圖象
- 易經學習:坤卦下
- 易經學習:坤卦上
- 易經學習:乾卦下
- 易經學習:乾卦上
- 易經學習:全易大旨及習易要例
- 易經學習:序
- 易經學習: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