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統亞:走出痛苦的輪迴
生死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問題。佛教認為死亡非苦的結束,人們應給予極大關懷的人生根本問題,是如何從人生的種種痛苦中得到解脫。佛教不同於多數宗教都將終極關懷的解決托之於對天地神明的絕對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賴人類自身的特長:理性,意志力和進取心。
一、面對死亡
佛經上講佛陀還在做太子時曾乘車巡遊都城,在城的東、南、西三門分別看到老態龍鍾者、重病呻吟者、死亡送葬者三種人,在城北門看到一個出家修道的沙門,深受感觸,想到自己將來也難免老、病、死,終日悶悶不樂,唯以生老病死大事為念。這件事稱為“四門游觀”,是促使佛陀出家求道的一大契機。此後他就以全部生命投入對生死問題的解決。由此,“了生死”也就是佛陀思想及其所創立佛教的核心宗旨。
佛的弟子舍利弗說:“修道調心,進入涅般,對於肉體的死亡,像毀去毒缽,像是重病得愈。有求的必定有報,有願的必定有成,臨死不變,是以智慧的眼觀看世相,出離火宅,實在是無限之美!”從死中看到了“無限之美”,這是佛教對死的特殊理解。在中國,儒家講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其生死觀中所重視的是生前,而非死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主張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是卻可以通過道德學問的修養使精神達到永存和不朽。道家的生死觀講究的是“生死氣化,順應自然。”他們將生死都視為一種自然現象。莊子認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過是安息,生死無非是氣之聚與散。無論是儒家的重生輕死思想,還是道家的輕生輕死主張,都教導人們要不畏死亡。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觀直接孕育了國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氣節,千百年來其進步意義不可低估。
不畏死亡是好,然而儒道兩家的生死觀又未免過於忽視死亡。不了解死亡的本質,不在生時思考死亡的意義,這實際上是對死的不負責任。從這一點來講,佛教的生死觀更勝一籌。佛教認為人世是充滿各種苦難的苦海,人們因為“無明”的緣故而在苦海之中備受折磨。如果一個人能夠洞徹自己的本心,就可以顯露出佛性,進而達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這樣看來,佛教生死觀的著眼點不止在於生前,也不止在死後,而是在於生命個體的永恆歸宿;它不是一味的重生輕死或者簡單的輕生輕死,而是?痰嘉頤僑綰緯?繳?饋?
二、諸受皆苦
佛教教誡人們正視死亡,是為了幫助人們從人生的種種痛苦中得到解脫。佛陀在出家時的誓言將他捨棄一切、精勤求道的目的表達的十分清楚:“我是因為畏懼生老病死,為除斷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出家,不達目的,誓不還宮!”佛陀在成道後所講的第一聖諦即為“苦聖諦”,這是他對人生諸苦的反省和確認,具有人生價值批判的意味。
以人生而論,一般的說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蘊苦。
人死後先是受到中陰之形,到二十一天的時候投生入胎。在母胎里,母親吃熱了,胎兒也會覺得熱,像被熱水澆一樣;母親吃冷了,胎兒也會覺得冷,就像掉進冰窟里;母親吃飽了,食物壓迫胎體,痛不可言;母親餓,胎兒更覺得餓。等到十月胎滿,將要出生的時候,頭向產門,就好像兩石夾山。快要出生了,母親身體危險父親擔驚受怕。這是生苦。
人都靠父母養育,長大了身強體壯,慢慢的生命衰老,齒搖發落,滿臉皺紋,耳聾眼花,記憶減退,百病叢生,老態龍鍾,舉步無力,行臥做起須人扶持看護。這是老苦。
人的身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合而成。其中有一種元素和其他元素不和諧共處,就能生一百零一種病,四大元素不調和,共能生四百零四種病。地大不調,渾身沉重;水大不調,渾身腫脹;火大不調,渾身蒸熱;風大不調,渾身僵硬,百節疼痛。四大不調更是痛楚,親戚六人晝夜看護,為之擔憂,縱然有美食佳肴,入口皆苦。這是病苦。
人臨死的時候,四百多種病同時發作,靈魂不安,風刀解體,沒有一個地方不痛。家眷親屬在兩旁痛哭流涕。及至斷氣,遍體僵冷,屍體挺直,失去知覺。過不了幾天,血肉壞爛,腫脹爛臭,恐怖至及。這是死苦。
恩愛別離苦。妻兒兄弟、親人眷屬,相親相愛,一朝家破人亡,各自分散,無有相見之期,實為大苦。所求不得苦。
家有錢財,仍然不知足,千方百計謀求鑽營,勞神費力。或為官吏,不知足,貪贓枉法以求富貴,被人告發憂苦無量。怨憎相會苦。世人共居愛欲之中,各自爭強好勝爭權奪利,結成仇人冤家,互相憎恨,甚至拼個你死我活。五取蘊苦也稱憂悲惱苦。
人生在世,難免種種憂愁,家室內外多災多病憂愁,惟恐財物喪失、經營失敗憂愁,親人遠行不歸憂愁……種種憂愁使人難得歡樂舒心。良辰佳節本應該是親朋相聚,笑語歡顏,但是卻經常愁顏相對。
為什麼說人生中一切皆苦或諸樂也是苦?佛經中舉出來了三條理由:
第一,苦和樂相互依存而生。有相聚之樂必有離別之苦,有饑寒之苦才有飽暖之樂。《大般涅磐經》卷十三言:“生死之中,實有樂受,菩薩摩訶薩以苦樂性不相捨棄離,是故說言一切皆苦。”第二,樂由因緣和合而生,實際上也是苦。樂不會自己平白無故產生,總會依賴足夠產生它的各種條件。既然依賴其他條件,則樂屬於他,並非完全的自主自在,依他而不自在,這實際上是苦。第三,諸樂無常,本質為苦。依賴一定條件產生的樂,總是隨著條件的改變而消失,不會永遠保持不變。所以從本質上來講,人生一切諸受皆苦。佛教大談特談人生一切皆苦,是悲觀的全盤否定人生價值嗎?當然不是!我們在理解苦聖諦時必須要明白以下幾點:
第二,說一切皆苦,只是佛教人生價值觀的一個方面,並非全部。如果按照世間一般意義上的人生價值觀來說,佛教實際上認為人生是苦樂間半的。而且更堅持人類有許多特別的優點。第二,只要是以客觀冷靜的態度反省人生就會發現,佛教所揭露的人生諸苦是對人生的真實寫照。老、病、死是作為人天生就有的缺陷,逾時代、超階級的存在。至於其他諸苦,仍然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而且佛教主要的著眼點就是人本身存在的缺陷——老、病、苦。
第三,佛教說法的根本原則是“應藥與病”。佛教直接揭露人間的苦難和缺陷,就是要提醒眾生應該如實認識自己的境遇,使人們清醒起來重視對人生根本問題的解決。佛教盛傳苦諦不是教人消極的詛咒厭惡人生,而是喚醒世人對自身地位、人生缺陷的如實認識。鼓勵人們起來抗爭,征服直至根除各種苦難。第四,說一切皆苦只是佛教從世俗的觀點來看,如果持佛教“無常”的觀點來看,苦性本空,苦終非苦。這是正確觀察諸苦本性,從而徹底消滅諸苦的要訣。
- 上一篇:心經解釋 心經白話解釋
- 下一篇:虛雲老和尚最後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