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姓遷徙
董氏出於同一宗源,為高陽氏顓頊帝之後裔。據史料所載,董氏的發源地在山東定陶北部、山西運城、山東平原縣三個地方。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董氏先人從發祥地董國(今山西運城)向四方藩衍播遷,據有關史料記載:北京之尚義、魏縣,山東之龍口、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肅之酒泉,湖北之監利,廣西之桂林,貴州之從江,雲南之瀘水河口、隴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董氏族人分布。實際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董氏族人在神州大地以及世界上分布不盡相同。誠如棗莊“江都堂”董族家譜所說董氏一族“始於虞,顯於漢,盛於蜀,而大於元。”
1.先秦時期:
早在先秦時期,董氏族人主要的活動地區包括山西、陝西、河南、甘肅南部等,春秋戰國時期活躍於晉國的有董狐和董安於。並且已經向西和向南遷移,散布於甘、川、滇、黔等廣大地區,與當地土著混居,逐漸融入土著民族之中,成為土著諸姓之一。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氏。
2.秦漢時期:
到秦、漢時期,董氏己北及河北,東進山東、南逾嶺南、東南抵江浙、西到四川,在今山西、甘肅、河北、河南較為集中。另外,陝西,山東定陶、高青,廣東廣州,四川資陽、德陽,浙江餘姚、湖北襄陽、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陽、開封、杞縣、信陽、靈寶等地也散居有董氏族人。後在不斷的繁衍過程中,甘肅、山東兩地董氏發展成當地望族。董氏名人有秦秦都尉西漢翟王董翳,西漢成敬侯董渫(山東單縣人);西漢哲學家、今文經學大師董仲舒,西漢宣帝時期的高昌侯董忠(為東漢孝子董永先祖);西漢末王莽時期大司馬董忠(為董仲舒八世孫);東漢洛陽令董宣;東漢太師董卓。
據記載,自漢至唐,雲貴地區的董氏發展成為大姓,逐漸將雲貴地區的土著民族同化為西南地區的漢族。東漢公孫述時,牂牁(治所在今貴州黃平縣西北)大姓有董氏。
3.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百姓四處流散,大舉遷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蘇、湖北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均有董氏遷徙而來者。甘肅、四川的董氏已經繁衍成大姓,同時向西南的雲南、貴州遷移。這時,有人稱蜀國“四相”之一的三國名臣董允,醫學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
4.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時期,是董氏一大繁衍時期,福建、廣東、湖南、雲南等地均有董氏遷居者,唐朝時董氏的人口重心開始在滇黔地區形成。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隴西、弘農(今河南靈寶)、河東、范陽(今河北琢縣),此外還有濟陰(今山東曹縣)。董氏藝人大量湧現出來,有琴師董庭蘭、五代南唐的畫家董源、唐朝宰相董晉。
並大批移民東南。唐末,固始(今屬河南)人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及王潮、王審知入閩時都有董氏加入。固始董氏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者,即今石獅、金門始祖董思安,開運二年(945年),董思安忠於舊主退隱泉州。元朝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農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孫董善順因避元兵騷擾從晉江青陽遷居石獅永寧沙堤村,其弟董善應則避居於金門古坑鄉,故今金門、同安、廈門、漳州、晉江、石獅董氏均為同宗。其後裔有鄭成功的岳父董先,董先堅決支持鄭成功的抗清事業,其子董騰後追隨鄭成功收復寶島台灣,並長期率水師駐紮澎湖。唐末“南詔宰輔”董成原籍金陵,流落至滇,仕南詔為布燮,後裔先後轉徙劍川、景東、雲龍、洱源、雲縣等地,是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
5.宋金元時期:
迄於宋時,董氏大批遷居東南地區,同時進一步向西南地區發展。宋元時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軍隊的南下再度迫使董氏南遷。元明時期董氏族裔宦遊全國各地,近及於大理,遠達漠北及嶺北(包括今外蒙及俄羅斯一帶)。其中董俊族裔籫纓世族,望重朝野,以“四世八公一翰林”著稱於世,先後有上千族裔宦遊於大江南北。董孝忠先生經深入的調查研究,在撰寫《董仲舒後裔淵源研究》一文指出:在沿濟南至青島的膠濟線兩側、徐州至連雲港的隴海線南北各省居住著眾多董俊後裔。宋代將領董宗本董遵誨父子、金戲曲作家董解元、蒙元時期藁城董俊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父子,元時柏鄉董朴。
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其中浙江東陽(古稱吳寧)、肖(蕭)山、富陽、浦江、臨安、安吉、紹興、杭州等地的董氏許多是從唐貞觀初遷入浙江的婺州判司董元的後裔。今江西宜黃、樂安、婺源、贛州、崇安、新乾、以及長汀、監利、華容、石首、涇縣等地的董氏是唐末入贛的董連(唐宰相董晉之後)的後裔,許多董氏名人均出於此宗,如董淳、董敦逸、董德元、董全禎、董傑、董邦達、董誥,今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鄉流坑村(古屬廬陵)有四千餘人董氏後裔聚居,被譽為“千古第一村”。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董氏族人達四十六萬之多,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59%,居第三十四位。主要分布於江西、河北、山東、河南四省,約占董氏總人口的64—;其次分布於湖南、甘肅、安徽三省,約占董氏總人口的22%,形成贛皖湘、隴西、冀魯豫三大董族聚居地。其中江西為董氏第一大省,約占全國董氏總人口的22%,占江西人口的1.2%。
6.明朝時期: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董氏約有四十二萬之眾,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45%,居當時第五十五位。主要分布於浙江(25%)、山東(19%)兩省,約占董氏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山西(8.7%)、江蘇(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五省,約占董氏總人口的36%。其中,浙江為明時董氏的第一大省,約占全國董氏總人口的25%。
明朝時,董氏族人曾以軍屯、民屯的身份遷住西南邊陲雲南等省。據民國時期《昆明縣鄉土教材》記載:“民家族,據稱其始祖系隨明將沐英平滇由大理、鶴(慶)麗(江)諸縣遷至今所——滇池西岸大、小鼓浪,陽臨谷(今楊林港)等處。”觀音山楊林港、富善村的白族老人們認為,他們的“先祖姓張,第十三世祖還姓董,立過董氏宗祠。”《董氏家譜》中記有:“陽穀董氏,安徽鳳陽之世族也。明洪武年間,先祖賜以醫學,隨黔寧王沐英到滇。”很顯然,這些隨軍從安徽鳳陽來的人們在滇池沿岸屯軍併入贅土著的白族人家,其後代成了白族。其道理,與大理一帶自稱是來自“南京應天府”的白族一樣。
明洪武年間,也有不少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軍士隨軍來到大理和雲南其它地方屯軍,許多人入贅土著白族和其它民族人家,其後代成了自族和雲南其它民族的。如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檔案館保存的《董氏族譜》記載了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自治縣董氏的源流:公元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墾邊政策,開發雲南,從江西省南昌起程到雲安;安置在楚雄府定居(包括楚雄、廣通、定遠、祿豐、大姚、封州、彌渡等地),於公元1800年遷入雙江縣上改心清平後山,後繼續遷入忙糯康太與拉牯族雜居。臨滄地區臨滄、雲縣、雙江、耿馬縣《董氏族譜》:董氏一世祖原籍河南開封府福祿街董家莊,明末清初赴滇整軍,後落籍鶴慶,生六子,分居保山、大理、雲縣、景東、楚雄、鶴慶。該譜記述了董氏二世祖君正支系居雲縣後370年十四代六大支系世系分支,發展變遷狀況。
據四川天府報報導,四川彭州市磁峰鎮董益良30餘年前董家老宅翻修時,發現了藏在樑上的《董氏家譜》,該譜撰於清代光緒十年,《董氏譜序》記載:明朝成化年間,董仲舒後裔董應輔從湖北押糧入川,後留在通化。其子董閒入籍理縣,定居二百多年。
董氏於明末由雲南呈貢遷入威寧溫家屯,至今已傳十四世。威寧回族始祖董天成,到威寧後娶溫氏,傳二世一支、三世三支。董氏現有近千戶,主要分布在威寧縣的哈喇河鄉、雙龍鄉的高山村、二塘鎮梅花村和秀水鄉、海拉鄉、中水鎮等地,在貴州水城縣林青鄉、安順市轎子山鎮、平壩縣十字鎮有少數居住,董氏於清雍正年間遷一部分到雲南昭通,現多數居住在八仙營、灑雨河、水井灣一帶。
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董仲舒第六十二世孫董承宣以接慰使出使高麗(也有研究認為:董承宣、董印宣二兄弟同時以明朝撫慰使赴高麗未歸),未返國而歸化高麗,定居榮川,被封為榮川君,並將中國故鄉廣川作為本貫,史稱廣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八世孫董一元,丁酉再亂時,以明朝將領的身份東渡朝鮮,參加抗倭戰爭,戰後與其二子大順、昌順定居高麗。董一元及其後裔落籍後,未另立新的本貫,而加人了廣川本貫。其後裔稱董印宣為一世祖,以廣川為本貫,形成朝鮮廣川董氏。《韓國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鄉》也認為:廣川董氏淵源於中國,是漢代巨儒董仲舒的後裔。1985年韓國經濟企劃院的國情調查顯示,廣川董氏已有三千八百五十餘人。韓國現在有四千六百多董氏族人。今朝鮮與韓國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會。
明朝以前,董氏主力一直集中在中原一帶,宋元明時期由於北方戰火連綿不斷,董氏人群不可避免地遭受嚴重的打擊,人口銳減。宋、元、明六百年間,全國人口純增率為20%,但董氏人口同期為負增長,淨減四萬之多。其間董氏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遷移方向主要是由北方向東南,重新形成了魯晉冀、江浙贛南北兩大董氏人口聚居區。出現了明朝抗倭名將董邦政(明山東陽信人)、董一元董一奎兄弟(明宣府前衛人,今河北宣化),著名書畫家政治家董其昌。
7.清朝時期:
清朝是董氏在東北地區發展的最重要時期。從清康熙年間開始董氏族人陸續移居台灣,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黃五姓,移住今屏東縣恆春鎮;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顯謨築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開墾九弱黎莊等等。此後,又徙居南洋群島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名人有清代文學家董說,畫家董邦達。
- 上一篇:董姓分布
- 下一篇:董姓起源 董姓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