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達斡爾族的由來
在我國東北部地區,大興安嶺的東邊,有一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裡水草豐美,土地肥沃,“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景隨處可見。在這片草原上,經常可以看到人們趕著勒勒車趕路,那就是善於趕車、造車的民族——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是中國少數民族。“達斡爾”是達斡爾族固有的自稱。我國歷史文獻中有達呼爾、打虎兒、達瑚里、打虎力、打呼里、達烏爾等不同音譯名稱。
達斡爾族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是一個團結的民族。明末清初,沙俄南侵,是達斡爾人首先打響了抗俄的第一槍。
因為達斡爾族沒有文字,只能靠口述來傳承歷史,清朝以前的歷史已經無法考究。但是根據達斡爾族傳說及達斡爾人與契丹人生產、生活、習俗、宗教、語言等方面的對比研究,史學家大多認為達斡爾族屬遼代契丹的後裔,而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達斡爾族是由當地土著先民發展而來。利用DNA技術的相關實驗表明,契丹與達斡爾族有最近的遺傳關係。
信仰薩滿教,少數人信喇嘛教。達斡爾族過去以自然界為崇拜對象,每年陽曆五月,屯眾殺牛或豬祭天、地、山、川諸神。每個家庭均有一個專司祭祀的薩滿,除祈禱、祭鄂博(一種山神)外,甚至以巫術治病,屆時要殺牛、羊,同時還要奉送許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種糕點,如今祭祀活動已不多見。
達斡爾族大多信仰多神教,供奉天神、山神、火神、財神、祖神等。由於達斡爾族居住在祖國各種文化交匯和過渡的地帶,加之他們獨特的歷史文化變遷,因而形成了他們社會、文化多元化的特徵。達斡爾族的物質生活、民族文化和傳統習俗所表現的,正是這種農、牧、漁、獵多種文化兼容的特點。
達斡爾族的傳統節日
1.阿聶節
阿聶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節,是達斡爾族最大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認真對待。全家從過了臘八就開始忙,母親仍給子女趕製過年的新鞋新衣,做“西日格勒”點心等;男子漢們則進城辦年貨—酒、年畫、對聯紙、鞭炮等。二十九那天,忙著寫對聯,貼對聯。大小門上、隔柵上,到處貼上新鮮的對聯,牆上的年畫和窗戶上佛龕下的彩色掛箋,更是給家家戶戶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2.除夕
除夕,即大年三十,達斡爾人稱“布圖”。“布圖”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封閉的意思,一層是完成的意思。全年過完了,老天爺把這一年在三十夜裡封閉掉了;全年過完了,一年的事情至這最後一天全完成了。除夕的高潮要從傍晚開始到深夜。傍晚,太陽未落之前,各家各戶就點燃上了大門正前方的糞垛。一屯十家百戶的煙火,使整個屯子籠罩在層層繚繞、徐徐升騰的藍灰色暮霞之中,呈現出一種和睦吉祥、安居樂業的節日氣氛。男女老少都換上節日盛裝,家家戶戶都在吉祥、和偕的氣氛中圍坐炕桌,進入過年的第一餐——除夕晚餐。並禱告新的一年裡人畜安康,五穀豐收。初一是春節的高峰。清晨人們爭先早起。在院內西置一桌子,擺上供品,祭祀天神,並開始拜年活動,直到初五。首先是晚輩到長輩前拜年問安,長輩用吉祥語言祝福,然後互相串門,走親戚拜年。節日期間,文娛活動豐富多彩,有打曲棍球、跳舞、唱歌、玩踝骨、玩紙牌等等。
歡度阿聶的活動: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這一天,正月十五,達斡爾人稱“哈欽”,認為這一天是天神“恩都日巴日肯”歸界的節日,是小年。哈欽一過,阿聶的活動就要收尾了,人們相遇也不再請安了。從正月十六日起就該幹活了。
3.清明節:達斡爾人叫“寒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去莫昆或貝功墓地掃墓,上墳,擺供,叩頭。
4.五月初五:被認為是天下之水復活的日子。人們在早晨早早起來,給小孩身上掛一條紅布,頭上戴彩色紙花,大人領著小孩一塊去江河淋浴,認為從這一天起就可以游泳了,或用露水擦臉,認為病人用這一天的露水擦身子,可以去病。
5.七月十五:認為是陰間節日。掃墓,上墳,燒紙,有的還哭上一場。
6.八月十五:吃好的飯菜,如酥餅或餃子,用月餅和西瓜等供月,供神。
7.十月二十五:千燈節。做“米揚乾桌拉”(千盞燈)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海拉爾地區的達斡爾人過此節日,大概是受了蒙古族影響。
8.臘月初八:吃蕎麥芯子(尼吉)或黃米(皮斯格依)做的“拉勒”(臘八粘稠粥),盛在碗裡後,用筷子鑽個洞,放進黃油白糖或奶油蘸著吃,別具異香。? 9.臘月二十三:認為是小年,吃得好一點。晚上祭灶,供酒肉點心,認為灶王爺要上天了,所以給他嘴巴上粘上麻糖,求他上天言好事,然後燒化他的偶像。人們從這天起停止乾大活兒,全力準備過大年,天天打掃房屋院庭。
10.千燈節
達斡爾族傳統宗教節日,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一帶達斡爾族地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人們紛紛製作各式各樣的燈盞,帶到喇嘛寺廟去點燃。點得越多越吉利。千燈節起源於藏傳佛教的格魯派喇嘛教,即黃教。黃教是公元15世紀初由宗喀巴(1357—1419)在西藏拉薩創始,蒙古俺達汗(1507—1581)時期傳入蒙古,自此後,喇嘛教深入影響蒙古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尚達數百年之久。俺達汗本人皈依喇嘛教,大興佛寺,廣建廟宇,寵信喇嘛上層。十月二十五日是宗喀巴逝世的日子,寺院僧尼在這天要誦經紀念,各地區和各教派也有一些各自的民眾性紀念活動。海拉爾是呼倫貝爾市的首府,周圍地區乃蒙古族崛起之搖籃。達斡爾族受其影響,故有此節。
11.布通(布圖)
即年三十。上午打掃衛生,張貼年畫和對聯,給莫昆近親各家老人贈送禮品,在大門外備一堆乾牛馬糞,晚飯之前點燃以驅散不祥之雲,並往火堆上放些肉塊、糕點和餃子等,求火神保佑人畜平安。晚餐以手把肉為主。餐後,老人代表家口,用酒肉、糕點祭祖敬神,焚香叩拜。前半夜,包餃子凍貯,以便正月間隨時煮食。子時,晚輩給長輩敬酒叩頭,祝老人健康長壽,老人也預祝晚輩幸福。當夜爆竹聲不息,燈火長明。
12.卡欽
正月十五日,達斡爾人認為這天是天神歸界之日。在前一天晚上,向神位燒香叩頭。卡欽日,人們穿新衣,吃手把肉或餃子等。
13.霍烏都日
正月十六。又稱黑灰節。大清早,小伙子們手上塗抹用油拌和的鍋底黑灰,爭相抹在本屯少女們的臉上。這種抹黑娛樂,是春節期間達斡爾族青年一項獨特的活動,象徵著吉祥並預祝當年莊稼豐收。
達斡爾族風俗禁忌
(1)婚姻禁忌。女子結婚年齡忌偶數,以為不吉。故常擇15、17、19等奇數年齡時婚配。男無此禁忌。忌男方求婚一、兩次,女方應允。以為多次求婚,方顯女兒家主貴。若少次求婚便應,則顯卑賤,該族俗語云“好女百人求”。故媒人求親須多跑幾次。迎親喜車須在落日前趕到。萬一落日後到,須在大門西側掛一面鏡,以代太陽。否則婚後不順。
(2)生養禁忌。孕婦不許往灶里看,不許鋪熊皮,以免流產。忌男人進產房,據說男人易踩孩子。若男人無意進了產房,走後孩子有病,如鼻塞等,會認為被入產房男子所踩,必須找到他,將他的腳趾甲剪下幾片,拿到產婦家和艾蒿一起燒掉,等冒煙時,將孩子抱於煙上悠幾下,吐幾口唾沫,說:“唾唾,邪氣快跑掉!”俗信如是方可消災除厄。產後3天內忌外人進家;1個月內產婦不許出大門或到屋外西北角供神之處。孩子出麻疹時,忌門標誌為門口掛一把小草或草圈,底部綁一紅布,見此標誌,外人禁入。小孩麻疹期,忌炒菜、抓虱子,打貓狗、做針線、夫妻合房。不準小孩子站於門坎,以為長不高,不準小孩吃豬尾巴,以為夜間身後會有響聲;小孩不吃動物腦,怕不聰明;不準小孩夜晚照鏡子,怕夢見鬼。
(3)喪葬禁忌。人死咽氣前,全家人不準入睡,怕死者靈魂將睡者靈魂帶走。忌用鐵釘釘棺。有外傷者不能見屍身或靈樞,以免被“撲著”,即怕傷口發作。外姓人死後,不得從門出,必須從窗戶抬出。嚴禁雙日殯葬。未出嫁女子,孕婦、無子女的婦女及小孩死後不準埋入祖墳;孕婦死後必須火葬,否則起“旱魃”;小孩死後,必須風葬。守喪期忌打架鬥毆,忌剃頭號、剪指甲,忌在炕上睡覺,忌參加婚禮、娛樂活動,禁出遠門及嫁女,禁夫妻同房。
(4)歲時禁忌。除夕,天黑前必須將門窗糊好。是日,不許從門外向里叫人,不許照鏡,否則群魔纏身,被魔鬼攝去心神。大年初一自動起床,忌被人叫醒,否則會懶惰1年。初一至初五不得打掃室內,否則會掃走福氣。
- 上一篇:土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 下一篇:仫佬族有哪些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