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概況
中世紀初期流傳至今的印度傳統宗教,亦稱新婆羅門教。教徒絕大部分居住在南亞次大陸。尼泊爾奉印度教為國教。
歷史
印度教是在婆羅門教基礎上,吸收印度其他民間信仰,融合佛教、耆那教等的思想內容演化而來。4世紀時,在印度笈多王朝的大力扶持下,開始形成,中經8~9世紀商羯羅的改革,逐漸定型。該教在某些方面雖與婆羅門教不同,但基本特徵和文化傳統,仍然因襲婆羅門教。
中世紀印度教
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以後,婆羅門教的文化獲得復興。在笈多諸王統治時,編纂了《摩奴法典》、《耶□納瓦爾基耶法典》和《那羅陀法典》等,是為婆羅門教和後來印度教的基本法規。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也在這個時期完成。以承認吠陀為權威的正統派哲學。由於製作了大批經論,使婆羅門教的哲學開始系統化。這個時期以宗教為題材的藝術創作也頗為繁榮。同時,神學家們編寫了大批經典和神話集,吸收了大量的民間信仰,融合佛教、耆那教甚至希臘宗教、羅馬宗教思想的內容,崇拜“三神一體”的梵天、濕婆和毗濕奴。後由於崇拜主神的不同,又出現了各種教派,建立了寺廟等。這樣婆羅門教就完成了向印度教的轉化。笈多王朝以後,西南印度分裂為許多小國,政治上實行專制統治,經濟上由於西羅馬帝國滅亡和阿拉伯人入侵,西海岸重要商港、城市相繼遭到破壞,致使國際貿易和商業急劇衰落,由此進一步加深了農村經濟的閉鎖和孤立。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教在很多地區趨於沉寂。到了8世紀,商羯羅對印度教進行改革,使印度教又出現了新面貌。他系統地闡述了奧義書一元論的原理,對印度的其他宗教、哲學派別進行了嚴肅的批判,為印度教幾個重要派別奠定了理論基礎。他在南亞次大陸四個方位建立了四座寺院,作為教徒的朝拜中心,並仿照佛教的僧伽組織建立了“十名教團”,這是印度教徒有組織的開始。商羯羅的改革進一步推動了印度教的發展。此後,印度教的一些派別開始密教化,並且和佛教的密宗相接近。密教是採用秘密儀式教派的總稱,它以高度組織化了的咒術、儀禮、俗儀為其特徵,主要崇拜對象是女神。印度的咒術在約公元前10世紀前後形成的《阿闥婆吠陀》中就有記錄,以後若干世紀中又有新的發展。笈多王朝時,在民間信仰中流行著對濕婆的妻子難近母或時母的崇拜,並且逐漸形成了以後的性力派。印度教密教的出現,一般認為較佛教的密宗為晚,由於密教和密宗的溶合,促使了佛教在印度的衰微。在印度佛教末期,大乘佛教的密宗中出現了左道密教或易行乘,它對孟加拉印度教中的毗濕奴信徒有相當的影響,因而在印度教中也出現實行同樣原則的易行派。
712年阿拉伯人侵入印度河下游信德地區,伊斯蘭教也隨之傳入。1526年蒙古帖木耳六世孫巴卑爾建立莫臥兒王朝。在莫臥兒穆斯林的統治下,印度教曾一度受挫,大批寺院被毀,教徒被迫改信伊斯蘭教,也有大批賤民為掙脫印度教種姓制度的桎梏,主動歸附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諸王中有的對印度教嚴厲鎮壓,有的則採取寬容的態度。
在伊斯蘭教統治下,從11世紀開始,印度教中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融合;另一種是在南印度泰米爾地區出現了具有改良主義性質的虔誠派運動。11世紀前泰米爾有兩個由民間詩人或僧侶組成的說唱團體,即信奉濕婆的那衍納羅和信奉毗濕奴的阿爾瓦爾。這兩個團體大力鼓吹對神的信愛,在現世或來生中可以獲得解脫,他們崇拜印度教的主神及其各種化身,反對煩瑣的祭祀儀式和種姓制度。這種虔信的宣傳,經過兩個多世紀,由南方逐漸傳入北方,匯合各種教派,成為人數眾多的虔誠派運動。這個運動反映了在中世紀封建統治下的廣大農民、手工業者和城市貧民的要求和利益。虔誠派理論的奠基人是羅摩努□。他的後繼者羅摩難陀以貝納勒斯為中心,建立了以崇拜羅摩為中心的羅摩派,以後還有查伊塔尼亞、杜爾西達斯、達度等。這些宗教領袖使用地方語言,翻譯了不少梵文古典著作,寫了很多熱情的詩篇和通俗故事。
近代印度教
16世紀葡萄牙、法國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南亞次大陸,特別是19世紀中葉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後,印度的封建生產方式開始瓦解,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畸形發展。在印度啟蒙運動中,印度教中出現了很多宗教和社會改革的團體。他們批判了中世紀經院神學、教派主義、婆羅門專橫、崇拜偶像和動物等現象;反對種姓制度以及寡婦殉葬、童婚、不許婦女參與社會活動等社會的舊習陋俗,要求宗教與世俗生活聯繫起來,為廣大的同胞服務;在介紹西方科學技術的同時,提倡民族的文化。在這些團體中,主要有1828年在孟加拉由羅姆·摩罕·羅易創立的梵社;1875年在孟買由達耶難陀·娑羅室伐底創立的聖社;1863年在加爾各答由辨喜建立的羅摩克利希那教會;1875年由俄國婦女希侖娜·勃拉夫斯基等在紐約成立,以後又在印度廣設分支的神智協會等。這些印度教改革團體在印度近代社會改良和民族主義運動中起過重要的作用。
現代印度教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印度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運動的不少領袖把印度教引入政治,竭力將印度民族民主運動建立在印度教的基礎之上,宣傳印度教的理想就是印度民族和社會解放的理想。印度國大黨領袖如鐵拉克、奧羅賓多·高斯和甘地等都宣傳印度教的信仰。
目前,該教在印度影響很大,據1982年統計,教徒約占人口總數82.7%。不少政黨、集團都和種姓制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舊的教派勢力如印度教大會等仍在活動,而且出現了很多新的組織。印度教對印度的法制、教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影響。
基本信仰
印度教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相當繁雜甚至相互矛盾。信仰印度教的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印度教沒有統一的經典,也沒有公認的教祖。因此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的定義。因為它是由吠陀教、婆羅門教演化而來,婆羅門教的一些基本信仰仍被保留下來,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這些信仰也起了相應的變化。
種姓分立
印度教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是密切不可分的。世俗生活的核心是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種姓是職業世襲、內部通婚和不準外人參加的社會等級集團。婆羅門教法典把種姓劃為四種: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貴族)、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首陀羅(奴隸),以及被排斥在種姓以外的旃陀羅(賤民、不可接觸者)。在婆羅門教轉變為印度教時期,也正是印度封建社會確立和鞏固的時期。種姓制度隨著封建生產關係和階級結構的變化而有了重要的變化。7世紀,中國高僧玄奘和義淨在印度已看到四種姓的變化,當時吠舍已成為“逐利遠近”的商人,首陀羅已變為“勤身稼穡”的農民。在印度完全淪為殖民地後,種姓分化更為複雜、急劇。據1901年統計,印度種姓有45個大的類別和幾百個等級。至70年代驟增至4000個亞種姓,每個村平均有10個以上的亞種姓,賤民約有1億多人,分成600個等級。婆羅門原被稱為“地上的神”,在古代和中世紀主持監督各種祭祀,壟斷文化知識;在近代,他們的地位已受到挑戰。目前婆羅門種姓中除了一部分人擔任祭司外,其餘都從事文教事業或經商,在北印度更是如此。在城市各種姓之間,特別是受過教育的種姓之間相互交往和通婚已很普遍,印度的大家族制度正在趨向崩潰。但是種姓分立及其相應的陋俗在農村、山區和邊遠地區中仍然很流行。
業報輪迴及其解脫
業報輪迴思想在梵書、奧義書中已經提出,被婆羅門教視作根本的信仰,印度教又進一步加以發揮。印度教宣稱:每一種生命的物類(有情)包括人在內都有靈魂,靈魂附著一種不可見的業力,業力是由有情的行為性質所引起的,當有情的軀體死後,這個有情的靈魂還可以在另一個軀體中復活,在復活過程中附著靈魂的業力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人來說,一個人轉世的形態取決於他本人在世時的行為:行善者成善,行惡者成惡;有什麼種子,便有什麼收穫。該教還認為,這種輪迴無始無終、周而復始,要經過一系列生死和苦難的循環過程,只有通過艱苦卓絕的修行,才能打破它的鎖鏈,從而獲得解脫。印度教的各派除了性力派以外都接受業報輪迴的思想。
解脫的方法和道路,一般認為有三種:①行為的道路(業道)。嚴格奉行印度教的“法”(行為或道德倫理的規範),遵循種姓義務,嚴守戒律,例行祭祀,從而達到解脫;②知識的道路。通過一定的學習、修持、苦行、禪定等,使個體靈魂(我)親證最高的存在(梵或神),與梵合一,從而獲得至上的福樂或解脫;③虔信的道路。即對神的信愛、歸依,獲得恩寵,從而達到解脫。印度教各派和各個種姓對上述三種道路有著各自不同的解釋,在修持中也有所側重。
承認吠陀的權威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和歷史文獻的總匯,是對神的讚歌和禱告的文集,稱為“天啟的經典”。根據吠陀,後世作了無數的經論,婆羅門在學習和研究吠陀中還建立了吠陀輔助學(明論支節錄),即從詩韻、語法、字源、天文學等方面解釋吠陀的專門學科。在吠陀教演變為婆羅門教,再演變為印度教的過程中,吠陀一直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根本經典。在名義上為印度教大多數派別所信奉。印度教的古典哲學──“六派哲學”就是以承認吠陀的權威為根據的。但是各個時代和各個派別對吠陀都有不同的解釋和發揮,有些解釋則顯然與吠陀的原意相悖。佛教、耆那教和印度教中的一些改良派公開否認和拒絕吠陀權威,但其主張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吠陀的影響。在近代印度教的宗教和社會改革運動中,很多思想家托古改制,提出了“回到吠陀去”的口號。
實質是一神論的多神崇拜
從表面上看,印度教是多神崇拜,在印度教的萬神殿中,有著眾多的神□。一個印度教徒除了崇拜所屬的家神、村神和職業保護神外,還要崇拜自己特定的神或主神(本尊),如濕婆派信徒崇拜濕婆,毗濕奴派信徒崇拜毗濕奴等,但在印度教看來,這些神的背後還有一個最高實在者──梵。梵既不具有任何屬性,也不表現為任何形式;它超越於一切時空,也不為因果所限,梵是萬物的原因和根本;人們的靈魂為了求得解脫而要親證梵。因此,毗濕奴、濕婆和梵天諸神才作為梵的具體形態而顯現。往世書等經典在發揮這個思想時進一步闡述了三神一體說,宣稱梵天、毗濕奴、濕婆是最高存在的三個不同方面,是最高存在在創造宇宙過程中所起的三種不同作用或力量。不僅三個主神是最高存在或梵的顯現,其他主神也是梵的高低不同階段的各種表現。因此,印度教的多神崇拜並非排斥一神崇拜,多神論實質上是一神論。
縱慾主義與苦行主義並行
印度教有顯、密兩乘之分。在密教中盛行著輪座、對性力女神“五 M”的祭儀等。另外,在民間信仰中,還流行宰殺動物甚至活人等作為祭祀的犧牲。在另一些教派中又嚴格實行素食主義,提倡梵行(清淨的行為),特別是信守非暴力或“不害”的理想,不害被奧義書列為再生族斷滅輪迴五種修行方法之一。《侏儒往世書》還將其作為一種人格化的女神加以崇拜。甘地繼承了這種思想,不害是構成他的非暴力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一。
神靈
印度教號稱自天上七國到地上七界共有神靈3.3 億。但崇拜的主要對象是“三位一體”的梵天、毗濕奴、濕婆及其無數的化身、配偶、子神和守護神;其次是人格化的自然神(太陽神、月神、暴風神、地母神等)、動植物(牝牛、神猿、龍蛇、菩提樹、蓮花等)以及木石和男女性器官等;此外,還有被神化了的祖先和英雄的精靈,阿修羅、夜叉和羅剎等惡靈、惡魔。
梵天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在往世書中被稱為世界的創造者。據說他有四頭四手,曾創造娑羅室伐底(辯才天女)為妻;娑羅室伐底在神話中是智慧、文藝和科學的保護神,手持樂器、貝葉書、念珠和蓮花,常騎天鵝或孔雀。印度教認為,梵天創造世界之後已經盡了他的天職;他將自己的女兒作妻,是犯了逆倫的大罪,因此對梵天不很重視,目前只有在普希伽爾有一所崇拜供奉梵天的神廟,但對娑羅室伐底的崇拜則很流行。
毗濕奴
印度教徒最崇拜的主神。被認為是宇宙的維持者──一種介於創造和破壞之間的力量。據往世書描繪:他有四隻手,分握輪寶(象徵圓周的無限時間)、弓箭、法螺(象徵無所不在的虛空的聲音)、蓮花和仙仗(象徵摧毀一切仇敵的力量),騎著金翅大鵬鳥或躺在巨蛇身上,肚臍上生出一朵蓮花,上坐梵天。毗濕奴有1000個稱號,其中重要的有史詩中描繪的英雄黑天、印度古代薩特瓦特族的聖人瓦蘇提婆、那羅衍那。佛教稱為遍入天,意為無所不在或高於一切的神。毗濕奴的化身很多,神話中描寫他為了拯救諸神和世人曾多次化為魚、龜、野豬、人獅、倭人、持斧羅摩、羅摩、黑天、佛陀、伽爾基等十種主要形象。
濕婆
印度教認為是世界的破壞者和重建者。他能不時以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名稱顯現自己,在神話中表現為四個形象:①極為恐怖的破壞神。傳說他頸掛髑髏,經常住在墓地,遊蕩於鬼靈之間,管理死者的“時限”,被稱為鬼靈之主。據說他在與魔鬼搏鬥時,曾把乳海中的毒藥吞下,頸部被燒青,故又稱“青頸”;②印度教認為毀滅與再生互為因果,因此濕婆又是再生之主,以男性外生殖器(林伽)代表其形象,故濕婆派流行對林伽的崇拜;③“偉大的苦行者”。神話中描繪他赤身裸體,三眼四手,頭盤髮辮,額繪一彎新月,頸掛髑髏,手持三股釵。據說恆河下凡時先落到他的頭上,再流到大地,因此,又被稱為恆河的保持者;④“踴主”。傳說濕婆善舞,是印度剛柔兩種舞蹈的創立者,他跳舞就象徵世界的毀滅。據神話傳說,濕婆有一妻兩子。其妻常表現為不同形狀,因而有不同的名稱:帕爾瓦蒂(雪山女神)、杜爾伽(難近母)、伽里(時母)、沙克蒂(性力女神)、烏瑪、提維等。(見彩圖福建泉州北宋時期印度教徒性器官崇拜遺蹟)
雪山女神、難近母、時母是濕婆派教徒崇拜的女神,在南印度崇拜尤甚。這些女神後被佛教密宗所吸收,隨著密宗傳入中國西藏等地區,也為藏傳佛教所崇拜;藏傳佛教寺廟中到處可見這種神像。北京雍和宮中也有難近母、時母等塑像。
神話中濕婆的兩個兒子是伽涅沙(象頭神、歡喜天)和伽蒂法耶(韋馱天)。伽涅沙是濕婆和雪山女神所生之子。往世書把他描寫為象頭人身,長鼻四手,背馱一隻老鼠,頸掛念珠。象頭神的崇拜在東南亞很流行,對中國藏傳佛教也有影響。敦煌的繪畫中有象頭神畫幅。神話中的伽蒂法耶是七臂軍神。
教派
印度教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對主神崇拜、師承門戶的不同;對某些經典的側重和哲學觀點的歧異;種姓的分立;僧侶和俗人修行生活的差別;公開和秘密儀式的不同以及地區隔阻等因素,形成了很多教派和學派,從而又蔓生了眾多的分支。但基本的教派是毗濕奴派、濕婆派和從濕婆派中分出來的性力派。這三個教派從中世紀至今一直占主導地位,在民眾中的影響也較大。
毗濕奴派
主要崇拜毗濕奴和他的配偶吉祥天女以及他的種種化身。該派的修行方法強調對神的誠信,歸依多於知識的證悟,大都實行素食、苦行等禁慾主義規戒。祭祀一般在寺廟中舉行,反對用動物作犧牲。目前流行於印度北部和西海岸地區,特別是北方邦、旁遮普、拉賈斯坦、古甲拉特和馬哈拉斯特等地區。
該派約形成於11~12世紀之間。創始人和理論奠基者是羅摩努□。他提出制限一元論的學說,強調對神的熱誠信愛和絕對的歸依,以獲得神寵;個體靈魂與神的結合是一種主要的解脫途徑。他在號召人們歸依神時,打破種姓藩籬和對婦女的歧視。此外,他還要求信徒過清淨的修行生活(淨食、離欲、不怯、不害等)和嚴格執行祭祀的規定。他的活動和影響主要是在南印度。他的繼承人羅摩難陀進一步發揮了他的虔信主義,並建立了羅摩派。他認為人若對至高的神羅摩表示信愛並默念羅摩之名,沐浴於神恩之中,就可獲得解脫。他用地方語言在下層民眾中傳教,竭力反對偶像崇拜和種姓歧視。他把羅摩努□的信仰向北方的廣大地區傳播。
16世紀,孟加拉的查伊泰尼耶提倡對黑天和羅陀的崇拜,建立了黑天派。查伊泰尼耶認為,牧童黑天對羅陀的愛象徵著人的靈魂對神的熱愛;對神的歸依不需要煩瑣的祭祀,只要贊唱黑天-羅陀的頌歌,就可以獲得神的恩寵。因此,該派在贊唱時常常舉旗吶喊,敲鑼打鼓,吸引民眾參加他們的遊行。在黑天派的影響下,奧利薩又出現了扎格納特派(世主派),這個黑天的異名派別,是一個極端虔誠的教派。
瓦拉巴(筏邏婆) 在北印度建立的摩訶羅□派(大王派),進一步發展了對黑天--羅陀的崇拜,宣傳對神的信愛可以獲得神的恩寵,使解脫的靈魂進入天界。該派認為宗教中的導師是黑天或神在地上的代表,因此要對導師實行崇拜。其末流所趨與密教的儀式相結合,被稱為毗濕奴派中的入世派,這個派別在印度很多地區都有寺院,迄今還有影響。
濕婆派
以崇拜主神濕婆大神而得名。漢譯佛教經典常稱之為“塗灰外道”、“髑髏外道”、“大自在天外道”。商羯羅被認為是該派的理論奠基人。有些學者認為濕婆派源於公元前後的獸主派。獸主派的經典《獸主經》大概是1世紀時的作品,中國史籍也有所記載。
該派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分支。較有影響的是:①克什米爾的濕婆派。9世紀中葉流行於克什米爾,遵奉64種經典。該派認為,濕婆通過一種神秘主義的力量──性力(精神力、歡喜力、欲求力、活動力),而顯現為個體的靈魂和雜多的現象世界。認為現實世界不是那么虛妄的,個體靈魂要經過若干次的“再認識”,才與濕婆合一,獲得解脫。②林伽派。又名勇者濕婆派。因信徒佩帶林伽而得名。該派約在佛教和耆那教衰落以後才開始興盛。傳說創始人是12世紀的巴沙瓦。林伽派否認吠陀的權威和業報輪迴的學說,反對偶像崇拜,否定種姓制度及歧視婦女的習俗。但嚴格遵從淨法所規定的四行期及其他家庭儀禮。教徒在舉行入門式時要跟從一個導師(詹伽瑪),因此形成師徒相承的傳統。目前是南印度最有影響的派別。③聖典派。因贊誦濕婆派的經典而得名。可分為梵語聖典和泰米語聖典兩支。前者崇奉28種梵語經典,後者崇拜濕婆派中傳承的63位聖人和他們所作的經典、讚歌。聖典派著重理論的研究和探索,宣稱宇宙有3種基本的存在,即神(濕婆)、個體靈魂和物質。物質世界展現為36種現象或範疇,是一種虛幻的顯現。但由於人的無明,受到物質或業的系縛,陷入輪迴之劫;只有擺脫無明,消除業障,獲得濕婆的恩寵,與有無限知識和活力的濕婆合一,才可解脫。目前該派盛行於泰米爾地區,馬德拉斯和克什米爾也有少數信徒。
性力派
從濕婆派分化出來的一個派別,以崇拜性力女神為其特點。對女神的崇拜,印度民間早已有之,印度教攝取民間信仰後,這種崇拜更加突出。主要崇拜濕婆的配偶難近母、毗濕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梵天的配偶辯才天女和黑天的配偶羅陀等。
性力派有兩個分支:左道派和右道派。前者在波羅王朝(約750~1195)時極為盛行。採用秘密儀式,主要的儀禮有供奉酒、肉、魚、穀物甚至人身等作祭品,輪座(按照宗教規定,男女雜交)、瑜伽(通過精神的集中證悟神)和巫咒等。但他們不信業報輪迴,反對種姓隔離和歧視婦女。其著名道場是加爾各答的時母寺和雅魯藏布江上游的伽瑪吉耶寺。右道派是13世紀從左道派中分裂出來的,其祭祀和儀式公開,遵從吠陀的儀軌,祭祀一般在寺廟中舉行,用花卉和米粉等作為供品,信徒較多。目前流行於孟加拉、奧利薩、阿薩姆和尼泊爾,在南印度的喀拉拉邦也有部分信徒。
伽比爾派
中世紀印度虔誠派運動中出現的改良派別之一。創始人伽比爾做過紡織工,晚年從事印度教的改革和宣傳工作。伽比爾在羅摩努□制限一元論的基礎上攝取伊斯蘭教蘇非派一神論的因素,宣稱宇宙最高的實在或神既可稱為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也可稱為安拉或其他;通過對神的誠信與神結合可以獲得拯救。他反對偶像崇拜、種姓分立和歧視婦女,號召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團結。該派在民間有相當影響。
梵社
近代印度教改革運動中首先出現的改革團體。創始人羅姆·摩罕·羅易在奧義書一神論的基礎上,汲取伊斯蘭教、基督教的思想因素,提出崇拜唯一的、理性的實體──梵,並廢棄一切煩瑣的祭祀儀式;反對種姓制度、偶像崇拜、歧視婦女、敵視異教等,提倡現代教育和西方科學技術。以後又在羅易繼任者德賓特拉納特·泰戈爾的指導下,提出了一套更為徹底的宗教改革綱領。1866年,喀沙布·錢德拉·孫綜合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中國儒家學說等內容,創立了“新天道”,在“為神的服務即為人的服務”口號下,開展社會改革和文化教育工作。但是他親英的政治態度和不遵守梵社關於種姓通婚的原則,遭到一些青年激進派的反對。1870年,反對派另立了公共梵社。
聖社
印度教改革團體之一。1875年,達耶難陀·娑羅室伐底在孟買創立。他在“回到吠陀去”的口號下,托古改制,對印度教進行改革,並批判了基督教的文化侵略。他主張宗教要為貧弱的同胞服務,促進全世界的物質的、精神的和社會的幸福。聖社在印度資產階級社會改良和民族主義運動中起過重要作用。近30年來,正在國際範圍內發展,設有國際雅利安聯盟,亞洲、非洲、南北美洲都有其分支。目前國內外社員眾多,擁有15所大學和幾百所中國小及為下層種姓子弟辦的學校。
羅摩克里希那教會
目前印度教中最有影響的宗教和社會改革團體。哲學家辨喜於1897年在加爾各答創立。辨喜追隨其師羅摩克里希那所提倡的“人類宗教”,並以吠檀多一元論的學說作了系統的論證。他對印度教中的種種黑暗現象和社會陋俗進行了批判,並號召印度人民要以“抗惡”的精神粉碎封建主義和殖民主義所帶來的精神枷鎖。羅摩克里希那教會在“宗教要為貧苦人民服務”和“同胞──這就是首先崇拜的神”的口號下,積極進行社會改革和教育文化工作。該會在國內擁有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發行各種書刊。在亞洲、非洲、歐洲、南北美洲的很多地區都有羅摩克里希那教會的分支或吠檀多主義研究中心。
祭祀
在印度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徒的一生無不在行祭之中。但在宗教上的地位和作用,已不象婆羅門教時期那樣至上和“萬能”了。
祭祀方式大致分為家庭和公共兩個方面,前者在家庭中舉行。再生族的教徒每天必須實行“五大祭”:①梵天祭。朝夕供奉梵天,誦讀吠陀經文;②諸神祭。在晝食前將一些食物投入聖火中,實行火祭;③生靈祭。向一切生靈施食,撒散米谷,表示慈愛;④祖靈祭。用水澆灌禁忌的物類,祈求護佑;⑤人間祭。供養婆羅門或款待賓客。除上述日常祭祀外,對教徒畢生的重要行事也要舉行各種儀禮,傳統的儀禮有12種,即受胎、成男、分發、出生、命名、出遊、哺養、結髮、剃髮、入法、歸家、結婚(見婆羅門教);但其內容和古代已有很大差別。目前較受重視的禮儀有結髮、剃髮、入法和結婚等。
公共祭祀一般在寺廟或工作場所舉行。印度教的寺廟遍布各地,各派廟宇安置各自崇拜的神像;除每天有日常的行事外,每逢節日,祭司頌聲不斷,教徒縱情歌舞。神像出巡時,鑼鼓喧天,傾城列隊參加(這是教徒的義務)。廟宇中一般都供養人數不等的祭司和一般神職人員。廟宇或道場的周圍還聚集著大批聖徒、苦行僧、遊方僧、星相家、占卜者、相面手、巫師和舞姬等。廟宇不僅是舉行宗教儀式的處所,而且是政治、文化和商業活動中心。
節日
印度教有幾個為所有教派共同承認的節日,也有一些節日只是為某個地區、某個教派或某個寺廟所奉行。
亦稱灑紅節。印度最大的節日,在公曆2~3月間的滿月日舉行。祭祀的意義各個地區有所不同:在西印度,是農民慶祝五穀豐收;在馬特拉,是紀念戰死的英雄;在孟加拉,是崇拜黑天的活動。屆時教徒們唱歌跳舞,互撒紅水,表示慶祝。
新年
印度新年的開始,在公曆10月中。傳說是毗濕奴為了懷念吉祥天女而賜與吠舍種姓的節日。俗稱商人躲債節。在節日期間要穿上新裝,親友間相互問候,饋贈禮物,還要燃放爆竹,以示棄舊迎新。
難近母節
亦稱九夜節。紀念難近母戰勝牛魔的節日。在古代,常是王公出征鄰國的吉祥日子。祭祀的方式各地不一。有的男女信徒均可參加,有的只允許婦女參與。前8日在家庭或公共場合舉行一些簡單的儀式,選擇一個處女作為崇拜的對象,或者在第5日選擇9個處女集合一起崇拜。第9日,下層種姓要宰水牛,供奉難近母。
雙十節
公曆每年5~6月間在恆河中沐浴,認為可以免除穢語、謊言、誹謗、騷語、盜竊暗害、盲從、貪慾、惡念、愚妄等十大罪惡。
乘車節
公曆6~7月間在東印度奧利薩邦的普里城扎格納特寺舉行活動。屆時,從普里抬出扎格納特的神像,放在高達數米的車上,繞城數匝,在離宮安置14天,供人崇拜,以後再送回原寺。毗濕奴派教徒認為朝拜扎格納特可以免除輪迴之劫,過去有些狂熱的信徒常投身於車輪之下,讓車輪活活壓死,以示虔誠。
與中國的關係
根據最近中國考古發現並參證歷史文獻,可以推斷印度教及其前身婆羅門教傳入中國大概有四條路線:①由印度科羅曼德耳海岸,經馬六甲海峽、馬來群島到泉州、廣州等海港;②由印度阿薩姆通過緬甸進入雲南及西南各地;③絲綢之路,即經克什米爾、蔥嶺,沿天山南北兩路,至陽關和玉門關;④由印度經過尼泊爾,越喜馬拉雅山進入西藏的古道,這也是印度佛教直接傳入西藏的路線。
根據《唐大和尚東征記》所載,在唐代,廣州就已有印度教寺廟。而泉州的印度教寺廟則可能在北宋時建立。在泉州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見到大量的石制林伽,還有印度教主要神□的石刻造像,雕像,如毗濕奴、濕婆、黑天、婆婆娣、吉祥天女、訶奴曼、迦樓那、人獅等。另外,有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和往世書神話中的浮雕,泰米爾語的銘文和菱形的石柱等。在新疆克孜爾和敦煌石窟可以見到印度教神話的壁畫、神像等。可見印度教的幾個主要教派都在中國有所傳播。
在漢文、藏文的大藏經中,特別是密教部分保存著大量有關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史料。中國古代僧人、旅行家和使節去南亞、東南亞地區訪問後所作的大量記錄以及一些在印度已經失傳,但在中國仍有譯本保存的印度教經典和哲學著作,如自在黑的《金七十論》(真諦譯)、慧月的《勝宗十句義論》(玄奘譯)等,均可了解婆羅門教、印度教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7世紀,玄奘曾應東印度王尸鳩摩之請,將《道德經》譯成梵語,在印度傳播。中國的道教與印度教的密教有過交流的歷史。印度密教經典《度母秘義經》、《摩訶支那功修法》、《風神咒坦多羅》、《須彌山坦多羅》等皆稱密教修行法之一的“支那功”是向中國學習的。傳說印度密教著名大師殊勝為了學習“支那功”而到中國。據泰米爾文密教文獻,南印度密教的18位“成就者”(修行完成了的人)中有兩位來自中國。他們的泰米爾語名字分別為博迦爾和普里巴尼。約在公元 3世紀在印度伽耶等地傳播道教醫學和古化學,寫過禁咒、醫術和煉丹術的著作,在印度化學史和密教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道教和密教在修行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頗多相同之處,如密教認為,世界是由男女和合而產生,道教也有陰陽抱合之說;道教和密教都重視精神和肉體的修煉,密教的修行法中有雙身,道教則有合氣之術;兩者都從事內丹、外丹的修煉,道教認為是長命術,密教則認為是保持肉體的不朽之術。
印度教的瑜伽術大約在4世紀傳入中國漢族地區,與佛教、道教的醫學、武術以及民間的氣功術都有過關係。傳入藏族地區與本教和藏傳佛教的某些修煉術結合後,又形成了一套藏密的瑜伽體系。中國佛教禪宗提出的修上乘禪,天台宗建立修行的六妙法門和淨土宗所主張的念佛三昧,都受到印度瑜伽的影響。中國史籍中記錄的健身術與印度瑜伽術有關的,有南北朝時流行的《易筋經》,唐代的天竺按摩法與宋代的婆羅門導引法。
在文化科學知識方面,婆羅門在執行祭祀,解釋吠陀時建立和發展了很多被稱為祭祀學的輔助學科,如天文學、語文學、音韻學、邏輯學(因明)、醫學(醫方明、壽論)、工藝學(工巧明)、數學(祭壇學)等。這些實用的科學知識傳入中國並和中國文化相交流。例如瞿曇悉達在 718年譯出印度的曆書“九執歷”,並且編了一部《開元占經》。在隋唐時譯出過多種算經、算法和《婆羅門諸仙藥方》等。在語言文學方面,西藏譯過梵語文法中最重要的經典著作《波彌尼經》和史詩《羅摩衍那》(節本)。漢譯《雜寶藏經》卷一之“十奢王緣” (吉迦夜和曇曜於427年譯出)和《六度集經》第四十六之“未名王生經” (康僧會於251年譯出)是《羅摩衍那》較早的傳說形式。
- 上一篇:奎師那與瑪哈曼陀羅
- 下一篇:尼泊爾:世界上唯一的印度教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