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哈薩克族的節日資料及服飾特點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哈薩克族的節日資料及服飾特點

哈薩克族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本民族在中國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語,在哈薩克斯坦,使用以西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哈薩克民族祖先主要是塞人和突厥人,人種屬於蒙古人種北亞類型和歐羅巴人種及印度地中海類型之間的混合類型,屬於混血民族。哈薩克是偉大的民族,在二戰等重大歷史中為人類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哈薩克族的節日資料及服飾特點

哈薩克族的民族歷史

哈薩克族人民公元前就活躍於中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及伊犁河谷、伊賽克湖一帶,是“絲綢之路”古老的開發者和經營者之一。與中國古代曾經統治過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帶的古代民族烏孫(西漢時期,公元前2世紀~2世紀)、突厥(6世紀中葉)、葛邏祿、回鶻(10世紀~12世紀)、哈刺契丹(12世紀)、克烈、乃蠻、欽察(12世紀末~13世紀)等有淵源關係。其族源主要由古代的烏孫、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亞草原的塞種、大月氏,及以後進入這個地區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鐵勒、契丹、(其主要族源有塞種、大月氏、烏孫、匈奴、康居、奄蔡、克烈、克普恰克等塞種人為哈薩克族的主要族源之一。)公元前60年,漢在西域設定“都護府”,主要是由於與哈薩克族源有關的烏孫結盟,共同擊敗了匈奴貴族,才使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直至帕米爾高原的廣大土地併入中國版圖。據漢文史跡記載,塞種人叫“允戎”,世居敦煌,後被月氏排擠而西遷,遊牧於天山南北,包括阿爾泰山到巴爾喀什湖以東和以南的廣大地區;烏孫歷來被認為是組成哈薩克族的主體部落,它於公元前就遊牧於中國河西走廊一帶,後占有了伊犁河流域原塞種人的土地,和當地的塞種、大月氏融合,形成了烏孫國;在哈薩克民族成分中有不少匈奴人的後裔,今哈薩克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區都曾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康居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國,生活在巴爾喀什湖以西至鹹海之間以及錫爾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康居部落的稱謂作為哈薩克族大玉茲所屬的一個部落而保留到今天;奄蔡,又叫“阿蘭”,是一個以遊牧、兼營農業的部族,是構成哈薩克族小玉茲的主體部落;克烈是一個人口眾多、勢力強大的古老的突厥部落,後由於成吉思汗奪取了其大部分領地,迫使其一部分西遷至阿爾泰山以西的哈薩克草原上。在現代哈薩克族中間仍有一些部落保留著上述古代的名稱。國外學者多認為“哈薩克”名稱最早出現於15世紀初期。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說,認為哈薩克為“白鵝”之意。還有人把哈薩克解釋為“戰士”、“自由的人”。13世紀上半葉,成吉思汗把從亞洲到歐洲凡是蒙古人馬蹄所到之處,分給了自己的四個兒子。長子朮赤分得欽察草原,建立金帳汗國。不久,由於領戶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據局面。斡魯朵分得了今哈薩克斯坦東部地區,建立“白帳汗國”,並於14世紀一度強大,統一了整個金帳汗國。

15世紀20年代,在金帳汗國東部出現了烏孜別克汗國,以錫爾河下游為中心,北至托波爾河,東北至額爾齊斯河,土地遼闊,人口眾多,汗王阿布爾海里對外大肆推行侵略擴張政策,對內兇狠殘暴,進行野蠻統治,從而激起了統治集團內部矛盾。該汗國白帳汗國最後一個可汗巴拉克汗的兒子克烈和加尼別克(吉來和扎尼別克)蘇丹(蘇爾坦)對阿布爾海里汗王的不滿越來越強烈,甚至達到公開對抗的程度。1456年(明景泰七年),克烈和加尼別克帶著自己的部落向東逃入亦力把里統屬地區,亦力把里主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遊牧,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部分脫離烏孜別克汗國的人被稱為哈薩克人,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人建立了哈薩克汗國,過上了和平安寧的生活,從而吸引了周鄰大量遊牧部落紛紛前來加入。隨著汗國的壯大,到15世紀末,一個有共同名稱、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哈薩克民族最終形成。1589年,哈薩克人及其分布地區已區分為三個玉茲(血緣的部落聯盟):大、中、小玉茲,即清文獻中的右、左、西三部。其中的中玉茲(哈薩克斯坦中部地區)和大玉茲(七河流域)臣服於準噶爾部。而小玉茲(西哈薩克斯坦)則於1731年被沙皇俄國吞併。但是準噶爾汗封建貴族燒殺搶掠使哈薩克人民遭到災難。1728-1730年間,哈薩克族人民數次沉重地打擊了準噶爾貴族的入侵。18世紀中葉,清朝統一了準噶爾部,解除了哈薩克來自準喝爾的威脅。哈薩克與清朝成為朋友,關係更為密切。

18世紀中葉起,沙皇俄國侵略中國,並侵入哈薩克草原和原屬清伊犁將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864~1883年,沙皇俄國以訛詐和軍事威脅手段,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按照條約中“人隨地歸”的規定,侵占了原屬中國的哈薩克族及其居住地區。1864年,遊牧在齋桑湖一帶的哈薩克族12個克烈部,因不堪沙皇俄國的統治和壓迫,離開原牧地,移居到阿爾泰山地區。1883年,哈薩克黑宰部落3千多戶遷入伊犁和博爾塔拉地區。劃界後,又有了不少哈薩克族遷入了中國境內。至19世紀中葉,哈薩克族占了伊犁地區居民的大多數。他們有豐富的畜牧業生產經驗,對祖國邊疆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光緒十年(1884)新疆建省後,伊犁、塔城及蒙古、哈薩克部落隸屬於伊犁將軍;北部的阿勒泰初屬於科布多參贊大臣,後劃為勒泰區(1919)。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結束了清朝對哈薩克人民的專制統治。1912年阿勒泰的扎克熱亞、拜穆拉等率領哈薩克使團到了北京。

歷史上,哈薩克族人民曾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為維護祖國統一,反抗沙皇俄國侵略做出過重要貢獻。19世紀後半葉,沙皇俄國武力征服中亞,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西北大片領土,使大批哈薩克牧民遭受到殘酷統治。哈薩克人民不畏強暴,多次起義,打擊了沙皇俄國在中亞的統治。《中俄伊犁條約》簽訂後,沙皇俄國強迫伊犁各族人民遷移,遭到哈薩克人民的頑強抵抗。不僅如此,在1855年火燒俄國“貿易圈”的鬥爭中,在1871年抵抗沙皇俄國入侵伊犁的戰鬥以及阿勒泰地區抗俄的鬥爭中,哈薩克人民均表現出了堅決反對外敵入侵的愛國主義精神。1944年~1949年,哈薩克族人民積極參加了反對國民黨統治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革命,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哈薩克族人民進入了與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繁榮的新時代。1951年1月,甘肅省敦煌縣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員會”。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員會在蘭州召開了“甘青新三省邊境哈族頭人聯誼會及各族團結會”。會上討論了劃分哈薩克族牧居區域,建立民族自治政權,發展民族經濟文化等問題,擬定了《甘青新邊境各族代表關於加強民族團結,安置邊境哈族的協定意見》。規定:甘肅以海子為中心,東至哈爾騰東端的托遜堡,西至安南壩,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爾圖,上述地區為哈薩克族居住和放牧區域。青海都蘭方面以格爾木為中心,東至達齎,西至烏圖美仁,南至古爾班崖吉,北至且如地帶為哈薩克族居住放牧區。從此,甘青新邊境的哈薩克人民徹底結束了長期漂泊動盪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居住地和放牧草場。1952年至1953年間,經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被烏斯滿匪幫裹挾到鎮西的300戶哈薩克族牧民遷回阿勒泰。從此,巴里坤的哈薩克人民過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從1954年至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幫助下,一批批哈薩克族牧民由甘肅、青海陸續遷回新疆。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區在伊寧市正式宣告成立,區下設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專區,並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託,代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區(後改稱自治州)。1955年11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行政區域劃分的規定,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區改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哈薩克族的習俗

哈薩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飯要先敬老人,一般在進餐時習慣長輩先坐,其他人依次圍著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氈子上。在用餐過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讓給老人。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對登門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貴的客人或多年未見的親人到來,除宰羊外,還需宰馬,以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壺提水和臉盆讓客人洗手,然後把盛有羊頭、後腿、肋肉的盤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將羊腮幫的肉割食一塊,再割食左邊耳朵之後,將羊頭回送給主人,大家共餐。食畢大家同時舉起雙手摸面,做“巴塔(祈禱)”。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哈薩克族的飲食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類食品、牛、羊、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時喜歡把麵粉做成“包爾沙克”(油果子)、烤餅、油餅、面片、湯麵、那仁、傑恩特等,或將肉、酥油、牛奶、大米、麵粉調製成各種食品。飲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馬奶子,特別喜歡馬奶子,馬奶子是用馬奶經過發酵製成的高級飲料。茶在哈薩克族的飲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磚茶,次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則稱奶茶。典型食品大部分來自畜牧業生產,如:冬肉,馬奶子,奶疙瘩等等。

哈薩克族的婚禮

哈薩克族的婚禮一般要舉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帶領伴郎還有各種賀禮前去娶親,女方會迎接招待他們。接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賀喜。第二天休息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在這一天,調皮的伴娘會把新娘藏起來,這時伴郎要騎在馬上,與伴娘逗趣對歌,蠃了方能進門接新娘。有時,其中的伴郎會乘其不備,從馬背上躍進氈房,並從眾伴娘圍攻下奪門而出,如果跑不出來,就會招來嘲諷,沒臉見人,還要向伴娘送禮。

哈薩克族的節慶

哈薩克族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和那吾熱孜節(納吾肉孜節)。在那吾熱孜節里家家戶戶都要喝用肉、大米、小麥、大麥、奶疙瘩、鹽、水等七種物混合煮成的“庫吉”(稀粥)。拋撒“包爾沙克”、糖;跳“黑足馬”(哈薩克族傳統舞蹈)來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哈薩克族的風俗習慣 哈薩克族的節日資料及服飾特點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