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天文台經歷了哪些演變
中國的天文台經歷了哪些演變
中國是一個在天文上很有研究的大國,而要研究天文就要有天文台,相傳在夏朝就有天文台了,那時叫做清台,而到商代改為神台,到了周代改為靈台。“天子有靈台,以觀天文……諸侯卑,不得觀天文,無靈台”。天文台是專屬於天子的,中國古代帝王認為他們是上天之驕子,受命於天來統治天下,只有他們才有權知道上天的意旨。帝王通過天文台得知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
早期的靈台不僅進行天文觀測,還是祭祀和每月初一舉行告朔儀式的地方。後來,隨著天文工作和祭祀活動日益擴大,靈台成為專門進行天文觀測的場所,而祭祀和告朔則在社壇神廟和明堂進行。
現存最早的天文台遺址在今天的河南省偃師縣境內,是在東漢中元元年(公元56年)建造的。這座靈台在當時屬太史令管轄,設有一個靈台丞主持全台的工作。全台共有四十二名工作人員,其中十四人負責觀星,兩人負責觀測太陽,其他人則分別負責對風、氣、晷影和鐘律進行觀測和測量。這座天文台從管理和組織上都已經相當完備,對後世官方天文台的建立模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漢代以後,歷代均有天文台,其規模和人員編制更為宏大,管理和組織更加完備,成為天文觀測和曆法編制的重要場所。
- 上一篇:中國人對隕石有著怎樣的認識
- 下一篇:中國現存最早的觀星台是哪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