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基諾族有哪些傳統節日_民俗預測

基諾族的由來

基諾族自稱“基諾”,意為“舅舅的後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鄉,其餘散居於基諾鄉四鄰山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基諾族人口數約為25000人。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普洱茶。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無本民族文字。

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 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後邊", 加以引伸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 年6月經國家確認,成為中國的第56個民族。

基諾鄉舊稱為基諾山,清代文獻寫為攸樂山,都是以基諾族自稱而得名,足見基諾族是當地的古老居民。有關基諾族的漢文記載始於18世紀。基諾山因盛產普洱茶,明末清初即有漢族商人進入,推廣種茶制茶技術,對基諾族社會發展產生了影響。雍正七年(1729),清朝在基諾山思通(今司土寨)設攸樂同知,築了磚城,駐軍500人,欲在這裡建立滇南重鎮,但時隔6年因瘴氣厲害而裁撤,此後只在這裡委任基諾族首領為攸樂土目。後來傣族土司統治基諾山區。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地方政府在基諾山委任保甲長,保甲長與傣族土司任命的基諾頭人相結合,主要職責是為國民黨地方政府催繳貢賦。1941年10月至1943年4月,基諾族人民為了反抗國民黨地方政府的殘酷壓榨,在操腰的領導下,團結哈尼、瑤、漢等族人民,同國民黨地方政府的軍隊進行了英勇鬥爭。

基諾族的傳統節日

1.打鐵節

基諾語稱“特毛切”,是基諾族最隆重的節日,一般於每年農曆十二月舉行,歷時三天。節日第一天上午要舉行剽牛儀式,午後寨子裡的長者敲響牛皮大鼓,人們情不自禁地隨著鼓點圍著大鼓跳起粗獷的舞蹈,這就是基諾人歡慶豐收的“太陽鼓”舞。太陽鼓是基諾族最神聖的祭器和樂器,每個村寨一般都有兩面,分公鼓和母鼓。他們視太陽鼓為神靈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徵。祭祀太陽鼓,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興旺、五穀豐登。

2.新米節

亦稱“新米”。每年農曆七八月間,穀物即將成熟的時候,基諾族人就從田地里採集一些新穀子、蔬菜和瓜豆,再殺幾隻雞,請親戚朋友到家裡共同品嘗新米、陳酒、鮮肉、綠菜,同時舉行一些儀式。人們邊吃邊唱,歡樂的歌聲常常通宵達旦。

3.特懋克節

基諾族的傳統節日,在2月6日至8日舉行,人們除了殺豬宰羊,開懷暢飲外,還要舉行豐富多彩的民間體育活動,打起太陽鼓,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居住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諾族的年節是特懋克節。在基諾族語中,“特懋克”本意是“打大鐵”,鐵匠是節日的明星。

早年的鐵懋克節本來就是打鐵節,是基諾族人民為紀念鐵器的創製和使用而舉行的節慶。基諾族民間傳說,在基諾族還沒有鐵器的時候,有位婦女懷胎九年零九個月,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一生下來,就成了一個粗壯的漢子,右手拿鐵錘,左手握鐵鉗,在屋子裡架起爐子,支起鐵砧,開始打鐵。從此,基諾族民眾有了鐵刀、鐵斧和其它鐵制工具。為了紀念這個歷史性的變化,基諾族每年都要過特懋克節。

節日這天清晨,寨中長老“卓巴”心情激動,猛擊那隻供奉在他家的大鼓。穿著節日盛裝基諾族人聽到“咚咚”的鼓聲,一齊湧向預先布置好的剽牛場。在卓巴念誦完一段傳統的剽牛詞後,一群手持竹標的男子,輪流舉起標槍投向牢牢拴住的黃牛,扎進黃牛身體。宰殺黃牛後,首先割出七份給寨中“七老”,然後均勻的分給所有人。

各家栽豬殺雞,備辦豐盛的酒席。中午,各家男性家長帶上自家準備的酒、肉和菜餚,到卓巴家參加祭大鼓。大鼓前面的供桌上,擺放著鐵匠的工具鐵錘、鐵鉗和雞毛、姜、芋頭、雞冠花、金蓋花等物品。卓巴誦念祭詞,握錘擊鼓,然後帶領大家跳大鼓舞,唱辭舊迎新歌。從傍晚開始,人們吃年飯,載歌載舞,達旦方休。

第二天,寨內民眾要把一隻竹鼠送給鐵匠。基諾族地區竹林茂密,生活在竹林里的老鼠是最好的山珍美味。民眾簇擁著鐵匠,到卓巴家舉行象徵性的打鐵活動。鐵匠和他的徒弟,臨時燒紅一塊鐵片,用鐵錘敲打一遍,意思是打好新刀、新斧,準備投入春耕生產。然後,人們才開始打鞦韆、陀螺、丟包、踩高蹺等活動,或串親訪友,歡渡節日。

特懋克節是基諾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原來沒有固定節期,一般在農曆臘月舉行。1988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根據基諾族人民的意願,確定特懋克節為基諾族的年節,每年2月6日到8日統一舉行慶祝活動。

4.火把節

基諾族傳統歲時節日。每年農曆六月間擇日舉行。節前,由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分派一些人上山砍松柏,把砍來的樹枝在寨內廣場上支起一高大火把。這天全寨人停止徵稅,男女老幼皆著節日盛裝,家庭主婦忙於準備節日會餐,親戚朋友互相拜訪。晚上,在塞外燒起火把,人們匯集到火把周圍,待卓巴向火把祈禱後,人們便縱情歌舞,老人們開懷飲酒。青年男女則合著鑼、象腳鼓和三弦,盡情鼓舞,直至通宵達旦。

5.成年禮

基諾族傳統的交遊節日。基諾族認為男女青年在十五、六歲前,思想上、生理上都不成熟,不能承擔和享受公社成員的義務和權利,晚上不得隨便出門,禁止談戀愛,下地勞動只能算半勞力。只有到了十五、六歲,舉行了成年禮以後,他們才取得村莊正式成員的資格,才可以談戀愛。成年禮一般是在本寨上新房儀式中舉行。有些村寨對要舉行成年禮的男青年進行奇襲式的捕捉。上新房的那天,男青年的組織安排一些男青年先埋伏在收工的途中或房前屋後,乘其不備突然襲擊,然後把他挾持到上新房家的竹樓上,與大家一起吃喝,賀新房的人要給他敬酒,上新房的主人要送給他用芭蕉葉包成四方形的三塊牛肉。他收下這份肉,表示樂意參加“繞考”(基諾語)。突襲的目的是使他在被抓的剎那間產生恐懼,增加接受“成年禮”的神秘感,使受禮儀式在一生中留下難忘的印象。參加“繞考”組織的第二天,父母要送他全套的農具,銅製的裝檳榔的盒子,裝石灰的盒子還有背上繡有月亮花紋的新衣褲,繡著幾何圖案的筒帕、包頭巾、包腳布等物。在上新房的儀式上,長老們帶領大家歌唱史詩,歌唱傳統的社會生活的習慣法規、生產過程和古老的生活,還對接受成年禮者進行民族的傳統教育。

女青年舉行“成年禮”一般不經過突然捕捉的儀式,只要由女青年組織(基諾語稱“米考”)的認可就行,但父母同樣要贈與農具和衣服。這時女孩子的服裝顏色更加鮮艷,有的圍裙是兩層,髮式也改成一條獨辮。

參加“成年禮”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從此,他們便成為村莊的一名正式成員,要承擔起社會的各種義務。他們要參加青年男女相互結交的社會組織,即“統考”和“米考”。男青年要巡邏放哨,維護村舍法規和寨子治安,調解糾紛,對違法的人進行教育和懲罰,同時他們可以享受村舍成員的一切權利,取得了談戀愛的資格。

6.“祭大龍”

這是紀念基諾族創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六月間舉行,歷時三天,阿嫫堯白創造了基諾族及其山川、日月、動物、植物,最後在造田運動中遭人暗算而殉難。

阿嫫堯白死後,基諾族悼念了她十三天,現在的"祭大龍"就是從那個時候傳下來的。祭龍這天,全寨人不得外出,寨子裡不許唱歌跳舞,不許大聲嬉鬧,外寨人不得進寨來,違反了這些,就是對基諾始祖阿嫫堯白的不尊敬,就是違反了基諾族的禮俗。

祭龍的第一天由卓巴、卓生帶著各家家長在寨外的祭祀房裡舉行祭祀儀式。先在寨邊一棵固定的大樹上剽一頭水牛,又在寨外水塘邊上殺一頭母豬、七頭小豬,殺牛後要把一截牛尾巴掛在大樹上,將吃掉肉的豬頭骨供在水塘邊上。

祭龍時,卓巴要宣布禁忌,主要內容是:

“不參加祭祀者,不遵守禁忌者,在前面摔倒會摔掉下巴骨,在後面跌倒會砸破腦袋,在左邊跌倒會摔斷筋巴骨,在右邊跌倒會跌斷腿,碰見豹子會被豹子吃掉,碰見老虎會被老虎抬走,上樹會摔下來。”

祭祀後,每家分一塊肉拿回家,割三塊三指寬、十二公分長的瘦肉烤乾,第二天清晨,把三塊烤乾的牛肉和烤乾的小雞送到長老家。中午,長老家的人在家門口大喊三聲:“哈著哈一哈、著哈”(意即來吃飯了),各家家長就到長老家吃飯。飯後,長老派人到各戶去收米,派去的人帶著一隻能裝一斤米的竹筒。各家的米用竹籮裝著,擺在篾桌旁,收米的人到來後就把米裝在竹筒里,堆得冒尖,然後用竹片左右扒、扒下的米越多,預示當年的收成越好。

祭龍的三天中,全寨停止一切生產活動,還要封鎖村寨交通,在寨門口立兩個木樁,禁止一切人員出寨,外寨人也不得進寨。婦女第一天禁止出門,違者要受罰。基諾族認為進寨或出寨都是對創世紀祖母阿嫫堯白不尊敬。在這三天裡,男人們在寨里講故事、講風俗習慣、講生產,老人們做蔑活,婦女們做針線、紡織織布。

祭祀結束後,各家走出村寨,去察看地里的莊稼長勢如何,有無災情,能否豐收,察看完畢要把情況向卓巴匯報,檢查時若發現災害,一般的災害各戶自行祭祀,若遇大災害則要殺白豬舉行全村寨的祭祀活動。

亞諾寨祭大龍的方法與上述巴奪、巴亞有些不同,他們禁寨三天,即第一天、第二天和第四天。禁寨日不得下地勞動,第二天則可下地勞動。不剽牛,而是由村寨長老派人拿著一隻雞、一盅酒、一升米到普米寨去祭祀神刀。據說這把神刀可以砍斷流水,凡遇久雨洪水泛濫可以祭刀求晴。

基諾族的節日與祭祀活動基本不分的。

7.好希早

好希早又稱阿希早,在農曆八、九月的虎日舉行。主要含義是慶豐收,為基諾族民間傳統節日。“好希早”是基諾語音譯,意為“吃新米”或“嘗新”。節期在稻穀剛熟時的虎日。節前各家男主人聚會於村寨長老“卓巴”(又稱“老火頭”)、“卓生”(漢稱“老菩薩”)家或公房裡共商過節與祭祀事宜。開始過節時,長老家先祭谷魂,嘗新米飯,次日各家才開始過。祭谷魂的第一步“谷魂”:一人背著裝有幾隻雞的籠子,走向田野,采些花插在雞籠上,然後拿出一個裝有銀手鐲和銀幣的細篾盒子邊搖邊唱,一路不許回頭,走到貧路口便放一把插有鮮花的稻草。回到家就殺雞宰豬,將其頭掛於穀倉門上,便是“祭谷魂”。

祭谷魂之後,派兩個人到自家稻田裡去掐些成熟飽滿的谷穗回來舂新米。在家長房內煮新米飯,全家人圍在火塘邊觀察甑子裡的蒸汽先從哪個方向冒出來。這是一種原始的“占卜”。蒸汽向東,預示子孫興旺;向南,預兆明年豐收。向西,打獵必獲;向北,子女欠安,人畜晦氣,日後要多加小心。新米飯做好後,還要用一隻熟雞和一碗米飯供祭谷魂、祖先亡靈及鐵匠鬼,主祭者誦詩祈求人壽年豐,六畜興旺。各家嘗新時,要請長老來吃,點到為止。親戚也要應邀來嘗新,實在不能來的,主人第二天得送去一包新米飯與一塊雞肉。“好希早”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過的節。現在祭祀活動漸少,以慶豐收的內容為主。

基諾族風俗禁忌

煮麂子頭時須在婦女睡覺後進行,產婦不能吃用銅、鐵鍋煮的飯。祭過寨神的食物,必須在村、社長門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準拿進寨。

在民間有食雞肉可以治病之說。嬰兒滿月,其父要閉門烤一隻小雞獨食,當天父親不準講話,認為這樣可為小兒消災免禍。

結婚的當天,新娘不能外出。孩子出生的時候,不管誰在身邊都要給他取名。生孩子的人家要在大門邊插兩技帶葉子的桐枝尖,以示外寨人不能進來。在孩子滿月那天,謝絕外人進屋。

婦女的禁忌:婦女懷孕後,砍柴時不能把斧子挾在柴中間,沒有出頭的芭蕉花不能吃,不能采白參、黃色菌和獨朵的雞棕,背柴時不能把竹子柴和樹木柴背在一起,否則會難產。成雙的果子不能吃,否則會生雙胞胎;獸頭上的肉和叫谷魂的豬頭不能吃,吃了會對生育和孩子的生長不利。不能看月蝕,否則孩子會眼斜。

丈夫的禁忌:丈夫打獵時不能砍黃棕樹,否則孩子的頭髮長不好;不能打猴子,否則孩子長得不漂亮;不能割岩蜂,割了自己會被叮。寨子裡的老人死了不能參加抬,不能打蛇,不能爬樹摘果子,不能參加繃大鼓,認為違反其中任何一條,妻子都會難產,打獵時,鳥類要打最好、最漂亮的,妻子吃了,孩子才會長得漂亮。

基諾族有哪些傳統節日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