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歸因(解釋別人行為)、情境歸因(解釋自己行為)

性格歸因和情境歸因是社會心理學中解釋個體行為原因的兩種主要方式。性格歸因(也稱為內部歸因)是指將一個人的行為歸因於其內在特質,如性格、態度或能力。例如,如果某人經常遲到,我們可能會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天生就缺乏時間觀念或不夠負責任。

相反,情境歸因(也稱為外部歸因)是指將行為歸因於外部環境或情境因素。例如,如果某人遲到,我們可能會考慮外部因素,如交通堵塞或突發的緊急情況,而不是他們的個人特質。

有趣的是,人們往往傾向於用性格歸因來解釋他人的行為,而用情境歸因來解釋自己的行為。這種傾向被稱為「基本歸因錯誤」或「對應偏差」。例如,當我們自己遲到時,我們可能會歸咎於交通狀況不佳,而當他人遲到時,我們可能會認為他們不夠負責任。

理解這兩種歸因方式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看待行為背後的原因,從而在人際交往中更加客觀和公正。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

相關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