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星座
商周星座,又稱為「商周二十八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觀測和記錄天象。它起源於商周時期,是古代中國人對星空進行系統劃分的成果之一。商周星座將黃道附近的星區劃分為二十八個星宿,每個星宿代表一個特定的天區,用於指導農業生產、祭祀活動以及占卜吉凶。
商周二十八宿的名稱和排列順序在後來的《史記·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中得到了詳細記載。這些星宿的名稱多與動物、神話人物或自然現象相關,例如「角宿」「亢宿」「氐宿」等。二十八宿不僅用於天象觀測,還與五行、陰陽等哲學思想相結合,成為古代中國宇宙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周星座的劃分對後世的天文學、曆法制定以及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成就,也是中華文化中天文與人文緊密結合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