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星座
中國的十二星座,又稱為「十二星次」或「十二辰」,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一種星座劃分方式。它與西方的黃道十二宮不同,是基於中國古代的二十八宿體系,結合天干地支和五行學說而形成的。十二星座分別對應十二地支,每個星座代表一個時間段,與中國的傳統節氣、曆法密切相關。
以下是中國的十二星座及其對應的地支和時間段:
-
壽星(子)
對應地支:子
時間段:農曆十一月(冬至前後)
象徵意義:智慧、長壽。 -
大火(醜)
對應地支:醜
時間段:農曆十二月(大寒前後)
象徵意義:溫暖、熱情。 -
析木(寅)
對應地支:寅
時間段:農曆正月(立春前後)
象徵意義:生長、新生。 -
星紀(卯)
對應地支:卯
時間段:農曆二月(春分前後)
象徵意義:秩序、穩定。 -
玄枵(辰)
對應地支:辰
時間段:農曆三月(清明前後)
象徵意義:神秘、深邃。 -
娵訾(巳)
對應地支:巳
時間段:農曆四月(立夏前後)
象徵意義:變化、靈動。 -
降婁(午)
對應地支:午
時間段:農曆五月(夏至前後)
象徵意義:光明、熾熱。 -
大梁(未)
對應地支:未
時間段:農曆六月(大暑前後)
象徵意義:豐收、富足。 -
實沈(申)
對應地支:申
時間段:農曆七月(立秋前後)
象徵意義:堅韌、剛強。 -
鶉首(酉)
對應地支:酉
時間段:農曆八月(秋分前後)
象徵意義:優雅、高貴。 -
鶉火(戌)
對應地支:戌
時間段:農曆九月(寒露前後)
象徵意義:熱情、活力。 -
鶉尾(亥)
對應地支:亥
時間段:農曆十月(立冬前後)
象徵意義:終結與新生。
中國的十二星座不僅與天文曆法相關,還融入了五行學說和陰陽思想,體現了中國古代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和哲學思考。與西方星座不同,中國的十二星座更注重時間與空間的結合,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宇宙觀和生命觀。